【本報訊】籌備多時的六四紀念館本周六下午4時正式開放,館長林漢堅形容,「六四紀念館可能是全球建築面積最小、影響力最大的博物館」,他指紀念館以「迷宮」設計,意在反映當代中國人的迷茫,希望參觀者除了對中國歷史多一份認識,亦認同平反六四,能從中找到民主的「出口」。展館亦記錄各界人士的六四變臉言論。
倒懸天安門喻顛倒歷史
一步進紀念館,先經過歷史廊,分別從官方、市民、學生的角度重構歷史。林稱展板中間掛上一列黑板,讓參觀者把當下感受寫下來。中央展區以北京街道圖圍住,列出當年學生遇難位置,並將天安門廣場模型倒懸在天花板,比喻中共顛倒歷史,參觀者可坐在中央展區的草地,感受學生當年在天安門的情懷。
紀念館又設專題展覽,今年專題展區是「廿五年來說六四」,將中共、梁振英、曾鈺成等左派人士的六四變臉言論作比對。如1989年時任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的梁振英,曾登報「強烈譴責中共當權者血腥屠殺人民」;去年當選特首後只稱「特區政府不評論有關六四的事情。」1989年時任培僑中學校長的曾鈺成,當年曾指「我哋要搞清楚,要求中國政治走向民主、走向開明,反對貪官污吏、反對腐化,我哋可以無愧自己嘅良心」;但他2009年任立法會主席時卻稱:「天安門廣場當日發生嘅事,我相信好多真相都仲係未搞得好清楚……我覺得今日未有能力、資格去講。」昨未開放的影視室則以天安門母親為專題,稍後會公開獨家片段。
多倫多支持中國民運會主席關卓中昨亦出席預展。他指6月3日加拿大國會將有記者會,邀請三名六四見證人講述當年真相,亦有一位議員提出毋忘六四動議,是繼六四10周年及20周年後,第三次提出,他們亦會在當地大學舉辦六四巡迴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