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市點評】
美滙指數近期曾跌至79.3的三周低位,歐元和英鎊分別創三周及兩個月高位,日圓曾反彈至101.5兌1美元,澳元和紐元曾攀上四個半月及兩年半新高。
根據彭博資料,截至本月10日止,韓圜及巴西雷亞爾今季累升2.5%及2.4%,在16隻主要貨幣中表現最佳。
聯儲局過去三次議息後,每次都宣佈縮減買債100億美元,令放水規模由去年底每月850億美元縮減至550億美元,加上主席耶倫於3月19日議息後暗示最快明年春季開始加息,一度刺激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升至2.8厘水平,利好美元,但她其後重申低息政策不變,為美債孳息以至美元帶來壓力。
美元扭弱勢須靠歐日放水
分析員指,除非歐洲和日本再擴大放水規模振經濟,美元便難以扭轉弱勢;反而現處加息周期的紐元短期有機會調整,但前景仍可看高一線,季內可上試88美仙,摩根士丹利料韓圜可升至1,000兌1美元。不過,若日本央行在政治壓力下加大量寬力度,美元兌日圓若能守住100關口,今季料續在101至104徘徊。由於近日多位歐央行官員出口術關注歐元升勢,料歐元升至1.4美元後將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