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後小學女教師余佩茵因一次外遊遇見貧童的燦爛歡笑,毅然辭去教席,到韶關農村學校義教,助學生升學,又訓練籃球隊奪得地區冠軍。做了半年義工,曾凍到頭髮結霜,但看見學生堅毅不屈,永不言棄,令自己助人變受助,「係啲細路教番我哋」,這名八十後小學女教師說。
內地生鬥心強
有次到柬埔寨旅遊,余佩茵在當地學校遇見一班學童在爛床上跳跳紮紮,「點解乜都冇,都可以笑得咁開心滿足?」回港後她決定辭職,去年9月到韶關花坪實驗學校義教學生英文。她說內地生鬥心強,「溫書到半夜,第二朝堅持5點半練波」,憑努力終在地區比賽奪冠。
相比下,余佩茵坦言港生較懶散、怕輸。她說有學生成績優異,志願當醫生,惟父親因工喪命,「因為冇錢,可能冇得讀高中」,但她仍努力讀書,拒受別人恩惠。嚴冬的韶關氣溫低至攝氏零度,余試過朝早醒來頭髮結霜。學生要花人民幣5毫才有一桶熱水洗澡,為了省錢,寧願捱凍,「睇到佢哋日常生活嘅堅毅」。
學生摸黑夜讀
科技大學二年級學生潘映善去年也休學半年,到梅州松口中學教英文,體會到農村學校的資源匱乏,宿舍每天只供電三、四小時,學生要摸黑夜讀。半年義教,余佩茵找到貧童歡樂的答案,「因為佢哋知道屋企搵錢好艱難,更加珍惜身邊一切」。兩人都是參加民政事務局的青年服務團計劃。該計劃資助18至29歲青年到內地貧困地區服務6至12個月,自2011年至今約70名青年參加。最新一期服務現正招募,詳情可瀏覽網站: http://www.servicecorps.hk。
記者 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