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曝光攝影手法的迷人之處,是把不同曝光的相片重叠為一,締造與別不同的視覺效果,我喜歡以菲林和數碼相片交叠,因為效果更具氣氛及故事性。」這位以左前臂紅花紋身為記的本地知名女攝影師——川村明(Quist),自言是典型水瓶座,喜隨心而行,深信條條大路通羅馬,所以她鏡頭下的多重曝光,活像平面設計多於純粹的鏡頭紀錄,看她最新企劃《The Beautiful People》(TBP)就會明白。
記者:蘇家華
攝影:梁志永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中四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的川村明,攝影多以女性為主題,一直着力鑽研多重曝光,營造出色彩濃烈的視覺效果。自2006年出道開始,久不久便有報道稱她為「港版蜷川實花」。「雖然蜷川實花深深影響我的攝影路,但我抗拒這種定位,我致力建立個人風格,不能接受抄襲。」她的多重曝光,通常是結合人像及植物,以營造遠離現實的感覺:「往年我常去維園花展,以菲林拍攝形形色色的花朵及植物,貪其保留微粒,邊位化開得較自然,方便在適當時候用作多重曝光的材料。」隨着數碼攝影普及,她就同時選用菲林及數碼:「數碼相片勝在構圖精準,可即時看回效果。在Photoshop與菲林照一同編輯後,重叠效果不會造作,亦比全菲林製作的多重曝光,較少意外發生。」
攝影設計化 舞者萬花筒
不過自2010年為杜麗莎拍攝演唱會海報後,便走上攝影設計化路線,使相片像平面設計多於攝影作品,最近復工不久發佈的獨立作品《TBP》,更是最成熟的例證之一。「本身想拍舞蹈員在跳舞時的照片,直到早前工作期間遇上編舞師Abby便一拍即合,約籌備了一星期,就在好友徐蒝(本地知名私房菜「鴛鴦飯店」創辦人)家的客房拍攝。」川村明說。攝影在她眼中是手到拿來的事情,所以她今次把難度升級,把錄像元素,例如倒影、折射,與擅長的多重曝光糅合:「製作最費時的一張是仿照萬花筒折射效果,把Abby小腿向左及右方重叠,由於Photoshop預設效果與我想像的觀感有出入,所以才自行細調為現在的版本,看來更像設計師畫作。」
攝影器材一覽
多重曝光有法
多重曝光相片的構圖、對焦或曝光都不一樣,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川村明的製作重點,是把兩張相片圖層叠上後,因應想要的視覺效果,把圖層混合,並細調光暗、顏色及陰影等,令主體層次感更強;兩個圖層中,最好是一張以菲林拍攝,另一張則為數碼,因為菲林本身做圖層混合的邊位會較自然,而且保留了少許粗微粒,令相片更具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