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雲:自住樓不止賺不止蝕 - 何熊輝

樓市風雲:自住樓不止賺不止蝕 - 何熊輝

香港樓市多年來有起有跌,跌的時候可以跌得好驚人,1997至2003年間樓價跌六成,但其後的反彈亦十分驚人,基於上落幅度大,故不少人將買樓自住亦當成投資行動,希望價升就沽,價跌就回購。
1996年底,筆者認識一位用家朋友,以約170萬元於港島區買入一個兩房單位自住,為了監察賺蝕情況,他每月將單位市值重新估值並輸入電腦作紀錄,以方便跟進樓價起跌。他買入單位初期樓價正上升,不足一年樓價升至280萬元。基於單位作自住,他沒有將單位沽出賺價。

大跌市後用家也卻步

但好景不常,1997年後樓價逐年下跌,直至2000年其單位市值跌至140萬元,跌逾兩成。基於他嚴守投資產品價值下跌成半便止蝕的守則,他決定止蝕離場。其單位市值最終跌至約80萬元,他慶幸逃過一䕃,但卻未把握時機重新入市。樓市2003年後反彈,該單位樓價已較他當年入市時升值一倍半,但他仍堅持只租不買,簡單計算,過去15年他租樓開支約等如他當年購入單位的市值。
不少人見過1997年的大跌市,心存恐懼揮之不去,因此至2003年間,樓價就算跌了六成,自住用家仍不敢入市。
而筆者所見,當年夠膽入市的買家,都多是一些經驗豐富的投資者。

何熊輝
樓評人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