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味道:塔門探牛

山海味道:塔門探牛

折返高流灣碼頭,快艇已在等候,看着不遠處的塔門,心血來潮,也就着船家往塔門走一轉。也不過是幾分鐘時間,人已到達塔門碼頭。帶着搖搖晃晃的身體,我們隨人潮一直往山上走。來塔門,本來一心只看牛,最終卻逃不過海膽誘惑,嘴巴又得忙碌起來。
記者:李莉
攝影:陳志良

塔門又名「草洲」(Grass Island),最有名的是人稱「塔門草原」的一大片草坡。塔門草原也名「弓背山坡」,取名自山坡前方的弓背灣。弓背灣形狀如弓,水是完完全全的碧藍色,就像沖繩的那樣,美得不像在香港,可是,當視線從碧海拉近至石灘,一堆堆的垃圾卻大煞風光,大概是露營人士留下的吧,公德心這東西,別說大陸人,香港人也不見得好到哪兒。躺在青葱大草坡上,空氣充斥了海水的鹹和濃烈的牛屎香,因為草原上有好幾頭黃牛在低頭吃草,很是可愛。

塔門草原時有黃牛三四隻在吃草,看是寫意,不過頗臭!

椒鹽鮮魷$80
鮮嫩又惹味,必試!

海膽煎蛋公仔麵$35
海膽粒粒分明,雖然蛋味難免搶去其風頭,但仍能吃到海膽香。

木瓜冰$5
當地士多的自製木瓜冰,木瓜是自己做的,不甜卻解暑。

堅持用塔門海膽

眼睛被海天一色包圍,但腦海還是記掛着先前經過的餐廳,我減不到肥是有原因的。
急不及待,動身折返近碼頭的餐廳,我們先到以海鮮出名的新漢記,這兒一般只做午市,有時下午2時未到已吃閉門羹,入廚30多年的張師傅本已準備收起鑊鏟休息去,見我們人不多,才答允讓我們做最後一桌食客,真好運。來塔門,不少得吃個馳名海膽炒飯,可是,又一證明名大於實,飯是炒得不錯,但偏偏沒海膽味,如果一心為海膽而來,那不如算了。幸好一碟椒鹽鮮魷夠爭氣,鮮嫩也惹味。本來還想叫個清蒸海上鮮,但店舖阿姐說體積大,人少不可能吃得下,叫我們別浪費,也真夠坦白可愛,小島就是這樣好,錢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誠實親切才是真理。
老實,沒有一口海膽香始終令我耿耿於懷,是不是像曾經遠近馳名的鮑魚那樣,塔門海膽已不知不覺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此時,就在對面一茶餐廳格局的小店裏,見老闆娘鄧太落力的炒呀炒,隱隱約約傳來海膽香。
由鄧太做主廚的新惠和,在八十年代由士多轉型以後至今,竟一直堅持只用塔門海域的海膽,不只炒飯,還有海膽煎蛋,做好用來配公仔麵和三文治都可以。忍不住試了一客海膽煎蛋公仔麵,不是騙人的,蛋內海膽粒粒分明,海膽味亦濃,當然絕不能跟北海道的馬糞海膽相提並論,但才$35一碗的價錢,絕對值得一試。鄧太的手做山水豆腐花也不得不試,特別是上山出了一身汗水,一碗用自家製薑糖水做的山水豆腐花,是無比的清涼透心。
挺着肚子,竟有少許內疚感覺,畢竟難得的一片晴天,終不能錯過最美的風光,船家提議在日落前到赤徑下船,徒步回北潭凹,一般一個小時路程,不算辛苦。想了想,便又拋身到不過五分鐘船程的赤徑,原來甚少行山遠足的我,一直錯過了這麼多美好風光。

塔門天后古廟,建於明末清初,至今有近400年歷史。

赤徑回北潭凹的路段雖然主要是上山路,行山初哥也可應付。

弓背灣的水之湛藍,絕對能媲美沖繩。

赤徑回程路易行

赤徑的路十分好走,位處幽靜的內灣之內,海面風平浪靜,沿岸是紅樹林,水清得見底,還可以找到海漆、木欖、桐花樹、老鼠勒、水筆仔、白骨壤等七種紅樹,當然還少不了有招潮蟹及彈塗魚出來和我打招呼。後方青青山巒伴着綠草如茵,說仙境當然誇張,但的確美如畫,連吸一口氣也清新過人。
赤徑村是西貢歷史悠久的古村之一,超過二百多年歷史,現在已十室九空,破爛舊房子成為不少攝影發燒友「打龍」的好地方,我們沿石屎路一直向北潭凹走,一直是上山路段,不難走卻挺累人,邊走邊喘氣,幸好風光依舊好。步回終點北潭凹,可往大馬路乘巴士回西貢市中心,有山有水有美食,今天總算不枉此行了。

新惠和(2791 8100)
新漢記(2328 2428)
黃石碼頭往各景點快艇(9177 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