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石碼頭登上快艇,船家立即向海中心駛去,臉被海風打得赤赤痛,人在浪花裏拋上拋下,心神還未平定,快艇已經泊岸。「嘩,這麼快?」我忍不住說。是的,如果單靠一雙腿,以北潭凹為起點,經赤徑、蚺蛇尖、大浪西、千溪海岸等迂迴而來,起碼要四個半小時才可以到達寧靜的高流灣,只是,像我這種想看山看海吃海鮮的城市人,怕曬怕累怕迷路,惟有偷偷用快艇代步,不過五分鐘時間就來到這小漁村,以海風、藍天、碧海,享受小島獨有鮮味。
記者:李莉
攝影:伍慶泉
建村二百多年的高流灣,又稱「較流灣」,據說因塔門與高流灣咀的塔門口,海底有一大塊圓形礁排,攪起漩渦時水流湍急,故有「較流」之稱。
一直以來,高流灣就只是一條純樸漁村,海面散落一個個魚排,島上除一間建於道光元年的天后廟,可以看的不多,就連士多也不多一間。沿小路走,你會發現靠海房子都像度假屋似的,因為本來高峯時期有近二千人居住的小漁村,至今只剩不到一百人,而且大部份都是老人家,年輕的最多只會趁假期回來度度假,又或在一年一度的天后誕,又或在七年一度的安龍清醮時才會回到高流灣。每逢假日,小島都會熱鬧起來,有人刻意攀山涉水到此,有人划獨木舟停在魚排前,不為甚麼,只為滿足一張饞嘴。
海底直送 獨家供應車蠔超甜
島上的石記士多(又叫石記私房菜),是行山人士及釣魚界的秘密花園,老闆九叔早已與太太過着半退休生活,一星期只有周六日才會回到高流灣開店,平日則溜走市區,飲茶逛街,也可能去大陸遊山玩水,如果要一嚐他們手藝,一定要三天前預約,否則摸上門也可能被他們拒諸門外。
九叔在高流灣土生土長,經營兩個魚排,他的私房菜有海鮮,而海鮮都是直接從海裏撈上來的,例如石蚌,雖然是人工養殖,但因高流灣水質清澈,故味道還是很鮮甜。其他海鮮則大部份由相熟漁民交貨,質素有保證之餘,也肯定有不少獨家海上鮮,例如車蠔,其實即鮮瑤柱,外表看完全似石頭,外殼凹凸不平長滿棘刺,九叔一手撬開外殼,只見殼口有近乎蔚藍和淺紅色的內殼邊,整顆肉粒質地呈粉狀,跟常見的帶子肉真的十分相像,就連味道也和帶子沒太大分別,只有更鮮甜。
主廚九嬸將它連粉絲一起清蒸,不得了,那口粉絲盡情吸收了車蠔的鮮,口口是甜,令人不能自拔地想一口氣連汁一併吞下肚,反而蒸過的車蠔,裙邊稍嫌嚡口了些少,不如想像中嫩滑,九叔笑說:「從海裏撈起來,應該一開即食,沾少許山葵當刺身吃,就最為鮮美。」他說車蠔是相熟漁民潛入海底逐個逐個刮回來的,「以前附近海域有好多的,現在產量已少了很多,加上外表跟石頭沒分別,不易發現,所以不多人採刮了,我想幾乎只有這裏才吃到新鮮車蠔了。」
季節限定 墨魚只得三成有春
墨魚春餅也不得不吃,九叔坦言這也是不容易在其他地方吃到的季節性美食,「十隻墨魚裏只有三隻有魚春,好矜貴。」沾上魚春的墨魚餅不只彈牙,還脆卜卜的,墨魚春極鹹香,明知膽固醇超標不宜多吃,我還是忍不住一件接一件。白灼魷魚鬚更是極品,魷魚的軟和嫩真是從未吃過,簡單沾上山葵,已是吃不停口的人間美味。再來,還有九嬸自家手打墨魚丸,彈牙之外,因為用上豉油清蒸,也特別惹味,難怪有人專程預訂,外賣回家作火鍋配料了。由兩老一手一腳打理的私房菜,不只有很多獨家海上鮮,而且還有一種吃家常便飯的親切感,只因他們早已不再為賺錢才經營這家私房菜,否則,一定不會當人家連白飯都是十幾蚊一碗的時候,他們是任添唔嬲。
看着眼前魚排風光,陽光下碧波蕩漾着金光,這樣的一個寫意下午,竟只離市區不過一個小時車程就享受得到,生活在香港,原來還是有幸福的理由。
石記私房菜
電話:23282131
最少三日前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