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專利解禁 產品普及化3D打印速擴張 規模料破千億

技術專利解禁 產品普及化
3D打印速擴張 規模料破千億

【本報綜合報道】科技日新月異,3D打印技術發展迅速,不管是飛機大炮甚至人造器官,理論上都能生產,想像和發展空間無限,正改造全球製造業生態。隨着價格下降及產品普及化,有研究機構估計,這個發展潛力龐大的市場,未來五年的規模將增長五倍至162億美元(約1,263億港元)。

獨立研究機構Canalys估計,全球3D打印市場(包括打印機銷售、原料用相關服務)今年規模將較去年激增52%至38億美元,並預期未來五年每年複式增長率達45.7%,到2018年的規模將較現時增加至162億美元。
Canalys高級分析師謝佛德表示,3D打印發展正進入新階段,由之前很多技術上的紙上談兵,發展至生產原型產品和所有類型產品概念模型的一種成熟技術,成功製造很多創新、複雜和堅固的產品。
事實上,隨着技術發展逐漸成熟,3D打印正顛覆全球製造業生態。例如,通用電氣收購3D打印技術公司Morris Technologies後,2012年起在生產過程中增加使用3D打印技術,現已成為3D打印機的全球最大用家。就如通用電氣在製造新一代噴氣式發動機時改變了舊式製造技術,將發動機燃料噴嘴一層層列印出來,而不是組裝細緻打磨的金屬零部件。以前的燃料噴嘴由20個部件組成,而3D打印的噴嘴只是一個部件,向發動機噴射燃料效率更高;這種新噴嘴比現有噴嘴輕25%,使用壽命長五倍。

3D打印成功製造更多創新和複雜的產品。

台灣打印機四千元有找

科技網站zdnet早前撰文引述專家意見,列舉未來5年發展的幾個市場趨勢。其中一個突破是,名為雷射燒結(laser sintering)的低成本優質3D打印技術,由於一直受到專利權保障而令成本居高不下,成為3D打印市場發展的絆腳石,但隨着其專利權於2月已屆滿,有關技術的3D打印機大幅跌價在所必然,勢必促進業界創新和產品普及化。如台灣新金寶集團旗下的XYZSystems,早前推出的單色噴頭家用3D打印機XYZprinting達文西,售價僅為499美元(約3,900港元),讓一般消費者可於家中打印自家設計的簡單產品。
專家又指,為配合市場發展,現時已有3D打印模型的手機App供用家下載,估計在可見將來,專為3D打印而設的App store將應運而生,造福消費者。此外,醫護界從此亦不一樣。業界已可利用精確的3D打印技術,為遭車禍毀容或截肢的傷者重組面部組織或生產價廉的義肢,人造器官將成為下一代外科手術的例牌菜。

料蘋果IBM將加入市場

另邊廂,雖說3D打印機售價下跌,但仍有很多普羅大眾未能負擔,Sharpways等網企便看中當中的機遇提供3D打印服務,讓顧客將自行設計好的物品構圖上載到公司網頁,選擇適當的物料後將之打印出來,據報由於需求太多應接不暇,該公司往往須時數周才能將產品付運,專家估計3D打印產品將大量湧現,情況就有如智能手機取代傳統手機。
有報告估計繼全球最大打印機生產商惠普年底進軍市場後,蘋果、IBM、亞馬遜以至微軟等科技業巨擘,最終亦會加入戰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