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疑偷步建中港聯網設備

中電疑偷步建中港聯網設備

【本報訊】政府正諮詢市民應否向內地南方電網買電,有線新聞昨揭發環境局聘用與南網關係密切的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做顧問研究,局方參考後推出聯網方案。本報翻查資料,發現去年8月15日,研究院已與中電簽約在深圳變電站建造一台500/400kV的聯絡變壓器,能源政策學者指該設備恰可承載輸港三成電力,質疑中電與政府未待諮詢結束,便先斬後奏,偷步興建供電設備。
廣電研究院官網的企業要聞去年8月21日公佈,指8月15日中電總裁潘偉賢到研究院,與院長羅必雄、副院長黃志秋和喬旭斌簽訂合同,研究院承包在深圳變電站擴建第三台500/400kV的聯絡變壓器及相關設備,計劃2013年8月正式動工,2015年2月完工,稱項目可增強南方電網與香港電網聯絡,保障增送香港的核電安全及為香港地區高壓供電的穩固性發揮重要作用。

中電與廣電研究院已簽約在深圳興建一台聯網變壓器。資料圖片

專家質疑當局為何不交代

上述新聞稿沒有披露造價,只引述潘偉賢指,變壓器是粵港、中電與南方電網合作突破,促研究院重視安全,實現零事故和確保按期投產。
能源諮詢委員會成員陸炳林曾在外國電廠工作多年,他指400kV變壓器符合香港高壓電輸送規格,只要電纜夠粗,可負荷到政府發電燃料組合諮詢文件的聯網方案,即本港三成電力從南方電網輸入的電量。他質疑當局為何不向委員會交代事件。
過往中電與內地聯網,有專線輸入大亞灣核電,有時將本地多餘電力售予內地。但大亞灣已落實增加一成供港電力,用現有輸電設備即可;而中電2013年向內地售電量持續下跌,較2012年再跌一成。城市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總監鍾兆偉指,新建變壓器承載輸電容量媲美大亞灣供港電量,事件並不尋常,若廣電研究院網頁資料無誤,中電或已偷步為聯網作準備。他質疑港府是否知情及相關投資會否計入中電的利潤管制協議,「萬一市民堅持增加天然氣方案,中電起咗就好大風險」。
政府諮詢文件指跨境輸電設施需時8至10年興建,即使今年作決定,部份基建要2023年才全面落成。中電回覆稱,該項目是為了改善現有聯網的運行穩定性,不會增加聯網輸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