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銀行資金緊張,導致首季新屋銷售市場轉差,以銷售額計按年下跌5.2%,以面積計亦減少3.8%。
專家估計,如中國經濟持續放緩,當局為「保7.5%」經濟增長,或逐步解除房屋限購令,甚至放寬按揭申請門檻。
新屋銷售額跌5.2%
中國統計局公佈3月份樓市數據,70個大中城市內,69個城市新屋樓價仍然錄得按年升幅,錄得按月上升的城市有56個,惟升勢有所放緩。其中,上海3月份樓價按年升15.5%居首,溫州樓價按年跌4.2%,成唯一下跌城市;與2月份比較,樓價升勢最急城市包括南京及廈門,各上升0.6%。
不過,花旗綜合首季數據顯示,1至3月新屋銷售金額按年下跌5.2%,以銷售面績計亦減少3.8%,顯示平均樓價實際跌1.5%。值得留意,新屋動工量更按年大跌25.2%,反映發展商看淡後市。
中國同策諮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指,現時內地銀行貸款緊張,市場正採取觀望態度,故3月份樓市成交低迷。他估計,在部份供過於求的城市,發展商或減價促銷,讓資金先回籠。
報道指,河南省首季新屋銷量大跌,洛陽市跌幅達34.4%。當地不少銀行停止放貸,或在基準利率上提升20%,部份按揭申請期「少則兩個月,多則半年」。消息指,正執行限購令的鄭州,政府正研究「適時進行政策調整」,如鼓勵農民到縣城買樓,從而取得戶口。
野村相信,如經濟增長出現放緩,內地樓市政策可能「鬆綁」;估計中央在部份城市解除限購令,第二套房的按揭貸款亦可能放寬,甚至減免交易徵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