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首季香港舖王在銅鑼灣波斯富街誕生,實呎高達115.6萬元。同一條街76號,RADO鐘錶被加租逾三成仍續租,實用呎租4,000元打入全港最貴舖租第四位。一個又一個高價成交,一線舖位仲未跌價。一街之隔的利園山道、蘭芳道卻吉舖連連,同樣位於銅鑼灣,幾步之隔,為何一線舖租不跌,二線舖租卻冧價?
記者:陳家雄
英皇國際(163)執行董事張炳強表示,核心區一線舖位供應少、需求大,「以我哋為例,持有嘅波斯富街76號地下,由雷達錶續租,租金加咗超過三成,由月租133萬元加到179萬元,實用要成四千蚊呎。呢啲位置難求,好多名牌需要係呢啲地方做個showcase,有廣告效應……廣東道更加唔使講,好多本地牌子,包括金舖、鐘錶珠寶都落戶,證明核心區抗跌力強。」他續稱,未來一線舖位大升機會微,「但睇唔到有咩機會大跌!」
名牌有showcase效用
張炳強稱:「國際品牌好難搵到佢哋鐘意嘅舖位,好似我哋羅素街22至24號重建項目,剛拆咗樓,都未正式做marketing,市場已經有反應,睇到羅素街及廣東道頭段嘅一線供應,真是非常緊張!我哋可以慢慢揀客……呢啲prime位,我哋覺得好穩陣!」
由波斯富街行前幾步的利園山道、蘭芳道等二線舖位卻有至少8間吉舖,張炳強指:「呢啲二、三線舖位,對比去年同期,租金已調整兩至三成,未來仲有10至15%跌幅,全年累跌約30至40%。始終二線舖位未能畀到名牌一個showcase嘅效用,租嗰陣真係要計番個實用價值。」
再者,部份二線舖位吊高來賣,嚇怕租客,其中兆安地產李佘少鴻今年初以2.528億元買入的利園山道49至57號地下部份舖位,建築約1,400方呎,另連一樓約1,550方呎,現放租叫價150萬元,該部份地舖前租約57萬元租金加幅逾倍,至今仍乏人問津。
在銅鑼灣持有多個舖位的資深投資者黎永滔早前都面對現實,已將霎東街2號(前何洪記)劈租三成租出,他接受本報訪問表示:「一線地段舖位某啲位可以維持,但一線舖位旁邊個啲舖租就要下調一至兩成,因為大陸反貪肅廉,高價消費品銷量慢咗,大量買嘢送嘢俾人咪少咗,大牌子無再咁進取。」再者,香港樓市調整,市場資金不再充裕。他補充,國際品牌仍積極來港落戶,尤其是尋求過萬方呎的巨舖。他不諱言,某些國際品牌正與他接洽,欲承租其手頭上的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