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前靜局 港股成交今年新低

長假前靜局 港股成交今年新低

【本報訊】復活長假期前港股微升64點,惟成交縮至428億元,為今年新低。靜市下,傳統二、三線基金股突然翻生,醫藥股以至個別基金愛股炒上,惟分析員認為,大市主題日日新鮮且短癮,靜市下的炒作不宜太過認真。

醫藥環保股急彈

復活長假期前港股靠穩,恒指昨升64點(0.28%),收報22743點,主板成交僅428億元。
昨日市場焦點主要集中於醫藥、美國復蘇概念及環保等二三線基金股,四環(460)急彈4%,康哲藥業(867)亦升6%。環保股亦有資金追捧,北控水務(371)及中滔環保(1363)分別升3%及5%。產品主要出口美國的創科(669)及敏華(1999)則分別升3%及7%,前者更創歷史新高。
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表示,市況在長假期前缺乏明確方向,趨勢繼續日日不同,僅升一兩日並無意義。假期後,大市料會繼續由消息主導,但估計短線繼續橫行機會較高。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同意,現時市況難以捉路,加上假期前成交少,缺乏指標,但個別股份例如創科都是逐步上升,只要基本因素不太差應會翻炒,料下星期繼續冇方向,因中美都欠缺好消息配合。
時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姚浩然指出,新舊經濟股份經過早輪洗牌,大家對後市較為審慎,現時市場缺乏消息刺激,即使假期期間外圍偏穩,對下周港股幫助有限,預期恒指短期將介乎22500至23000點間上落。
他又提醒,現時炒作主題短癮,甚難觸摸,即使二三線基金股反彈,亦不宜太亢奮。
至於5月將至,會否擔心出現「Sell in May」?彭偉新稱,若恒指反彈至24000點則會是sell,但若僅22000點或更低,再跌風險便有限。沈慶洪則不相信「Sell in May」,但今年5月至9月是理財產品爆煲的高峯期,部份有機會爆破,市況有潛在憂慮,預期後市難有大升幅,恒指波幅在21000點至23000點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