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密件大角嘴帝柏海灣施工期間 鑽挖機撞樁柱

高鐵密件
大角嘴帝柏海灣施工期間 鑽挖機撞樁柱

【本報訊】高鐵工程問題越揭越多。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表示,港鐵截至今年2月,共接獲263宗與高鐵工程相關的損毀報告,全部不涉及樓宇結構或樓宇安全問題。不過《蘋果》再取得高鐵密件,揭露高鐵鑽挖機去年3月在大角嘴海泓道地底鑽挖時,曾撞到多條樁柱無法前進,位置在與高鐵隧道擦身而過的帝柏海灣第五座附近。事故後港鐵一直封鎖消息,昨在本報查詢下才稱是填海區遺下的樁柱。
記者:盧勁業

這宗懷疑撞樁柱事件載於高鐵工程美荔道至海庭道隧道去年3月的工程進度報告中。在文件的「重點關注」部份,第一項就是「鑽挖機進度」,指鑽挖機在海泓道地底遇到多條工字形樁柱(H-Piles),位置是「帝柏海灣第五座前方」。

指撞填海樁「鑽崩咗」

文件指鑽挖機之後「再遇」工字形樁柱障礙物,顯示事前並無預計樁柱出現,但無交代樁柱由來,只表示將「進行灌漿工程穩定樁柱」,同時會評估鑽挖工程對附近渠務署水渠之影響。 根據高鐵走綫圖,高鐵隧道和帝柏海灣第五座是「貼身而過」,該樓宇2001年落成,樓高43層,共有328個單位。
當區的油尖旺區議員陳偉強證實,去年曾聽聞有關狀況,在區議會提出書面質詢後,港鐵才肯交代,「佢哋話以前填海有啲樁柱打咗落去,但政府冇將相關圖則通知港鐵,結果部鑽挖機鑽崩咗要換零件」。另一區議員涂謹申批評港鐵做法「鬼祟」,「呢啲全部公家錢又唔係賠唔起,我覺得如果真係有呢件事港鐵就應該公開」。
運輸及房屋局回應稱,樁柱於去年1月發現屬填海區遺留樁柱,對附近樓宇結構沒有造成影響。記者追問如無影響,為何由去年灌漿至今仍未完工,但局方再沒回覆。港鐵稱政府提供的圖則並無顯示這批填海區的臨時樁柱,而去年底已成功鑽穿樁柱,灌漿則是令土地狀況穩定。

稱報告不涉樓宇安全

張炳良昨表示,港鐵截至2014年2月,共接獲263宗與高鐵工程相關的損毀報告,全部不涉及樓宇結構或樓宇安全問題,港鐵公司已就16宗個案與業主和解。他又繼續就高鐵超支延工問題卸責港鐵,指路政署3月從港鐵得到的資料仍指工程可如期完工,因此港鐵上周末突然通知延工時才「感到驚訝」,昨午已邀請港鐵主席到政府總部向行政長官解釋事件。
民主黨和工聯會都要求港鐵和政府在下月的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交代,不排除用《權力及特權法》逼港鐵公開高鐵工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