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銅鈴 - 陶傑

小銅鈴 - 陶傑

倫敦的一個保險業大亨,見到家鄉小鎮一家叫「白宮」的小書店瀕臨倒閉,出錢把小書店買下來。
「我看不過眼網上購書的阿馬遜。阿馬遜是謀殺全世界書店的兇手,在網上買書,沒有樂趣。逛書店的樂趣在買書之前的閒逛和翻閱。書本是不可以放在On-line上,遙距訂購的。」
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尋找和翻閱(Browsing)比最後一刻選定了哪幾本而付錢更重要。所以書店不是尋常的生意,開書店的人都有幾分傻氣。
但在歐洲和北美,走進一家小書店,像在法國走進一家餐館,即刻知道書店老闆的性格和愛好──他進什麼貨,貨物如何分類,哪些封面朝天放在正中,哪些還有老闆親自製作的推介標籤。藏在三樓和地窖的不一定是冷門,反倒是個性古怪的書店老闆個人隱藏的癖好:鬼故事、性風俗、宇宙奇幻和外星人。有時他遇上知音,才會在抽屜裏掏出鑰匙,帶你去塵封的一角,那裏有他不公開的秘密,因為他對人生有獨特的看法,他憤世嫉俗,他很少遇上你這樣的顧客,這位書店老闆是一個怪人。
歐洲和北美有許多這樣的小書店。老闆像世外高人。玻璃門推開,觸動一隻小銅鈴,他略一抬頭,眼睛透過眼鏡片略打量一眼,繼續埋頭看他的書。一個下午兩不相干,你有你東翻西看,他有他持卷入定,直到你拿着兩三本端到他面前,像一個法官一樣,他也在審視你的性情和品格:「關於芬蘭十九世紀的建築藝術,還有另一個作者,你要不要也看看?還有斯堪的納維亞的氣候和人文風土的關係,樓下還有幾本。」
你婉謝,說不必了,他也無所謂。一生人在他藏經的天地裏消磨,他有他的閱歷:老婆早離了婚(這樣的老公哪一個女人熬得住),兒子在新加坡做融資銀行,只有他死守住他的王國。
不是救一家書店,而是救人,以及一點點人性的氣味。由一個保險的商人出手,世界是有希望的,因為無論你在網上閱讀得再多,最後放下iPad,揉揉眼睛,許多年後,你會驚覺,這個世界如果少了推玻璃門那一小響銅鈴,是多麼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