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政長官梁振英於本月4日與大批高官視察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工程進度,事後向傳媒吹噓,供架設大橋的人工島在施工過程中,採取嚴格措施確保水質不影響海洋生態和生物。特首的發言遠離事實,路政署早在今年年初已發現人工島施工範圍超越了法定許可界線,越界範圍足足有30個足球場般大,卻沒有採取行動,任由違法工程繼續進行,而梁振英亦視若無睹。
記者:蔡元貴
本報派出直升機偵查人工島施工情況,結果發現,承建商在核准的施工範圍外,放置了六個俗稱「鳥籠」的填海設施、一座巨型碎石樁,還有多艘躉船。用作防止泥沙流出工程範圍外水域的防沙幕,亦明顯裝置到遠離法定圖則的認可施工範圍。
人工島是港珠澳大橋的重點工程,當局須在機場島以東填海130公頃,開拓陸地用作興建香港口岸的設施。按照《前濱及海床條例》,所有這類工程均須事前刊登憲報,列明工程範圍,以便公眾知悉及提出意見。根據地政總署發出的公告及圖則,人工島施工範圍應嚴守在圍繞130公頃填海區的方格之內。
憂影響海豚生態
原來環保署早已知悉事件,世界自然基金高級環境保護經理李美華說,該會早在年初已發現此問題,遂去信負責發出環境許可證的環保署查詢,「署方話路政署已經知悉事件,不過冇第一時間通知環保署」。李美華引述環保署回應稱,由於環境許可證沒有條文規定工程範圍,因此該部門並無採取行動。
李美華認為,承建商沒有依足地政總署發出的圖則施工,霸佔未經審批的水域,已經牴觸了《前濱及海床條例》。自然基金將去信路政署查詢,本報前日已分別向運輸及房屋局、環境局及發展局查詢,至昨晚仍未獲回覆。
政府上下顯然為方便工程如期進行,對違法事情置若罔聞。梁振英本月4日連同運房局局長張炳良及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出海視察人工島工程進度時,工程越界情況已擺在他們眼前,梁振英事後會見傳媒時卻誇口工程嚴格保護了環境:「在施工的過程當中,採取了嚴格的措施,確保水質不影響海洋生態和海洋生物,包括大家都很心愛的中華白海豚不會受到影響。」
李美華指出,工程越界範圍多達30公頃,而且逼近具有高生態價值的大小磨刀洲,「大小磨刀洲會劃為海岸公園,因為嗰度係中華白海豚嘅棲息地。我哋唔知承建商喺呢30公頃範圍裏面做咗啲乜,但係好可能會影響嗰度嘅海床,環評報告又冇喺呢個範圍做過評估,擔心越界工程會對海豚嘅生態造成長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