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上海行,沒有共同立場,沒有共同方案,沒有共同底線,也沒有共同策略。出發前,沒有《告香港市民書》的共同宣言,各自為政,各說各話。所謂泛民,看不出有丁點政治聯盟的隊形,完全是一盤散沙,京官不費吹灰之力,就可逐個擊破。
長毛梁國雄因攜帶六四物品「被拒」入境,原機送回,就像一面照妖鏡,把泛民裏的人鬼妖獸,影照得一清二楚。
長毛帶六四物品,帶受冤港商的陳情書,被海關要求「放棄」;長毛拒絕,被原機送返。所謂違犯中國法規,禁甚麼,不禁甚麼,其實都是官員隨心所欲決定的,沒有明文的法律準則。幾張紙的六四立場書和鳴冤信成為違禁品,清清楚楚是言論自由的問題。泛民追求民主、人權、自由,視之為核心價值,對中國海關的無理行為,理應予以強烈譴責。
但有泛民議員回應,只是溫溫吞吞,甚至一臉不以為然,說到上海不是宣傳平反六四,而是爭取民主政改。字裏行間,有暗指長毛攪局,破壞和諧氣氛之意。連最基本的普世價值,都不挺身維護,卻大言不慚聲稱在香港爭取民主,這種態度,還配稱為泛民嗎?
即使不強求所有泛民都與長毛步伐一致,也不要求跟工黨何秀蘭張國柱一樣杯葛所有行程提早回港,留下的泛民都應統一行動,強烈表態,以示抗議吧。但結果卻令人極度失望。部份泛民繼續參觀座談與上海第一把手會面的行程,言笑晏晏,觥籌交錯,好不暢快,就當甚麼事情都沒發生過。
部份泛民拒絕按照原定行程,以示不滿,但有的只留在酒店開會,有的到大學交流被拒改到港式茶餐廳派傳單,各有各做,各行其是,正常人都能一眼看出,所謂泛民,只是散兵游勇,沒有政治同盟的絲毫味道。
以為同屬一個政黨,立場接近,表現會稍為一致,對不起,完全不是這回事。三個黨員在上海,黨魁留在香港拒絕北上,兩個已到上海的黨員杯葛參觀學習,以示抗議,這種取態已經非常奇怪了,如果認為事態非常嚴重,只有兩個選擇:一、黨魁取消行程,同時急召黨員回港;二、黨魁北上與黨員會合,共同行動,作出抗議。現在黨魁留港,黨員在滬繼續作戰,這算是甚麼道理?
更有甚者,同屬一黨的黨員,不但沒有相應行動,仍然雷打不動,繼續跟足行程。對記者的提問,竟然回應:從政只為民主,不是為了黨。這是甚麼邏輯?一天仍掛着黨員的名銜,對黨的路線和原則應有起碼的尊重吧,如果極不同意,執意各行其是,何必拖泥帶水,好心分手,退黨吧!
上海行一役,充份反映泛民之間存在極大予盾,形勢比2005年和2010年惡劣何止千倍。經過今次近距離接觸,京官大可放心,泛民早已連表面團結都不顧了,力量也是如此不堪一擊,不理民情,硬推有篩選高門檻的普選方案,再不會有甚麼顧忌了。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