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裝雜誌以City Boy形容有生活態度的男生,對衣着和配飾細節也有獨特要求。自言由十三、四歲開始迷靚嘢、逛潮店的王大業(Andy),上衣最愛恤衫,鞋類則迷Air Jordan波鞋,下着最鍾情牛仔褲,由street fashion買到high fashion,時光流逝,由City Boy買到變City Man也未厭。Andy:「我諗我鍾情牛仔褲是它有種粗糙感,可以中和外表的斯文感覺。買來買去,都係覺得日本出品的最好,法國最有時裝感,其他大牌則得個名,料唔得。」
記者:雷福財
攝影:楊錦文
除了擁有「何超雲舊愛」的標籤,Andy還有多重身份:皮草公司太子爺、董事、香港毛皮業協會理事。從父親王廣照手上接過其家族生意,生產、跟客、設計、訂貨、social幾乎甚麼都要做。「基本上daddy除了睇吓數外,業務上已放手給我去做,平日還要見客、同政府部門、議員開會、搞event等。當年22歲入行時,不少前輩覺得我係一個死𡃁仔,但做吓做吓,知道我不是玩玩吓,漸漸改觀。」
不介意別人看法,最介意着西裝套裝返工,時裝在他眼中大於一切。「我最唔鍾意全身都是一式一樣的西裝,除非有特別場合要出席。紅到好似Thom Browne的全套西裝服飾,我都寧願拆開襯,否則會俾人覺得冇誠意。」天生愛貪靚,又修讀時裝設計,十三、四歲時已開始和同輩鬥靚鬥快。「細個總有呢類白癡事,會暗地裏買了件靚嘢着出來為威,哈。」今次為應付拍攝「牛仔」主題,特意拿出十多年前買入的Evisu No.1牛仔褸襯今季的Uniform Experiment恤衫。
「我一定會洗牛仔褲」
褲類買得最多、也算是最多心得的就是牛仔褲,為拍攝,他特意從家中過百條牛仔褲精選出部份到影樓再揀。「當年很多日牌未有行貨,只有幾間水貨店有,例如Anytime、Concept Shop,或索性直飛日本排隊買。那年頭,量少矜貴自然充滿期待,買到着到多少也有點虛榮心。」WTAPS、Neighborhood、Number (N)ine、Visvim等日牌牛仔褲,全是入貨名單之列,各路洗水貓鬚效果當年深受萬千潮人追捧。
「美國人做出了牛仔褲,再被日本人發揚光大,他們特別認真又注重細節,布料質素最高。但人大了,將近二十尾時,便開始追求成熟、high fashion,Saint Laurent Paris設計師Hedi Slimane則是近來至愛,主因是夠窄,剪裁貼身最靚。反觀其他大牌則做得冇心思,冇乜質量,例如Dolce & Gabbana的用料我嫌太輕太薄,所以現在買牛我是本着重質不重量了。」講究用料也講究儀表,對着鏡頭最擔心是面油過多、少了帥氣,但倘若沒有這種愛美之心,確又難以買到家中又七彩又洗水的各類牛仔褲。「不過我一定會洗牛仔褲,好多牛迷為着出個人貓鬚會唔落水洗,呢點我接受唔到,始終衞生行先。其實用皂粉浸一浸再晾乾已可,又可減少甩色。」記者打趣跟他說,如此愛着牛,有機會不如搞牛仔布拼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