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美監控醜聞《衞報》《華郵》贏普立茲獎

揭美監控醜聞
《衞報》《華郵》贏普立茲獎

美國「新聞界奧斯卡」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前天(周一)揭盅,今年焦點不是誰是大贏家,而是評審是否有勇氣頒獎給「叛國賊同謀」。結果評審還是維護知情權和公益為上,將最高榮譽公共服務獎,頒給報道美國監控醜聞的《華盛頓郵報》和英國《衞報》。

《衞報》和《華郵》記者去年引用叛諜斯諾登(Edward Snowden)提供的海量機密檔案,並在香港訪問他,大爆美國大規模監控通訊,令全球譁然和令美國與盟國關係緊張,最終令總統奧巴馬宣佈限制監控。可是斯諾登為此被控間諜罪,有關記者被官員當成同謀。

《衞報》的格林沃爾德(左圖)在香港訪問斯諾登。

斯諾登讚賞記者勇敢

哥倫比亞大學組織的評審團,前天公佈得獎名單表示,《衞報》「觸發一場政府與公眾關係、保安和私隱問題的辯論」,《華郵》則「協助公眾從較大的國家安全框架去了解那些機密」,兩報道有互補作用。
流亡俄羅斯的斯諾登,以勝利者姿態發聲明,讚賞有關記者勇敢,在當局濫用反恐法、逼他們銷毀新聞材料等種種壓力下繼續報道,「一個人的良心不會帶來轉變,自由的傳媒卻可以」。
共和黨眾議員金格批評頒獎決定「可恥」,指斯諾登是危害美國人安全的「叛國賊」,頒獎給幫他的傳媒,是「獎勵非法行為」。普立茲獎方面指他們着眼的,不是斯諾登的對錯,而是報道揭發了甚麼,有沒有助公眾增加了解和刺激討論。
《華郵》指他們重視政府的國安考慮,同意扣起一些資料不報,可是事關政府秘密大幅擴大監控、令個人私隱嚴重縮小的政策,他們不得不報。《衞報》稱有關問題是「本世紀最重要辯論」。
美聯社

《華盛頓郵報》的斯諾登爆料報道,由格爾曼(右圖)領軍。

普立茲新聞獎部份得獎名單

‧公共服務獎:
 《衞報》美國版與《華盛頓郵報》揭露美國國家安全局監控計劃

‧突發新聞獎:
 《波士頓環球報》報道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

‧調查報道獎:
 公共廉政中心(CPI)報道美國律師和醫生如何出術令黑肺病礦工得不到賠償

‧解釋性報道獎:
 《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衰退後靠食物券活命的人大增

‧國際新聞報道獎:
 路透社報道緬甸羅興亞人遭受暴力迫害

‧地方報道獎:
 《坦帕灣時報》報道當地無殼族惡劣居住情況

‧突發新聞圖片獎:
 《紐約時報》拍攝肯雅商場恐襲照片

‧專題圖片獎:
 《紐約時報》拍攝波馬爆炸案一名斷雙腳傷者重建生活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