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投資者適應辣招,工商舖成交回升,首季工商舖市場逾億元成交錄57宗,按季增加12%。其中,商舖成交額錄52.59億元,按月升約1.7倍。兩大資深舖位投資者接受訪問,不約而同指已適應辣招,其中太子珠寶鐘錶主席鄧鉅明稱,辣招前要高市價兩、三成搶貨,「𠵱家大家睇跌,先有機會買!」
中原工商舖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3月份工廈、寫字樓及舖位成交量均按月回升;另首季逾億元工商舖成交量錄57宗,較去年第四季錄51宗,增加6宗,亦由去年第三季谷底錄31宗,拾級而上。
鄧鉅明:睇跌先有機會買
資深投資者頻頻入市,鄧鉅明本月初出手2.2億元掃入旺角西洋菜南街400方呎地舖,問及是否無視辣招?他回應:「𠵱家係一個機會,有危先有機。舊陣(雙倍印花稅前),啲舖位業主唔睬你,直情唔賣俾你,佢收開租,安安穩穩,年年增值,駛乜賣畀你箒!嗰陣個市係咁上(升),要比市價高20%、30%先可買入,𠵱家大家睇跌,先有機會買。」他認為,辣招目的是壓抑住宅,「講投資,梗係買舖!」,睇好本港遊客增長對零售業的好處,對舖位睇高一線。
另一資深投資者蔡伯能上月以1.8億元買入鰂魚涌萬利商場部份樓面,未夠一個月,又斥資4,100萬元買入上水龍琛路16號地下,建築約1,200方呎。現由無限科技承租,月租94,988元,租約今年底到期。蔡伯能接受訪問稱:「拎來收下租,人棄我取。」事緣該舖位曾獲資深投資者「物流張」張順宜於2012年以4,000萬元買入,後來雙倍印花稅推出,「物流張」踢契,取消交易。蔡伯能稱:「當時辣招一出,心態唔同啦!當時我哋心態唔好,𠵱家信心返咗來,心態比一年前好好多啦!(係咪適應辣招?)少少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