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一「叮」,防蚊防蟲我至醒。本月7日是「世界衞生日」,亦是於1948年成立的世界衞生組織的周年慶祝成立紀念日。世衞每年為世界衞生日選一個主題,藉以提高國際間對重要公共健康的關注,今年的主題是「傳病媒介疾病」。
傳病媒介疾病是由病媒所引致的疾病,病媒是指如蚊子、蟎和蜱等可以攜帶疾病小生物,從一個受感染的人或動物傳播到另一個人,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本港常見的傳病媒介疾病包括由蚊子傳播的登革熱、日本腦炎和瘧疾,以及分別由蟎和蜱傳播的叢林斑疹傷寒和斑疹熱。過去十年,本港共錄得505宗登革熱個案,單是去年已有103宗個案,大部份外地傳入,主要來自東南亞國家如印尼、泰國和菲律賓。
旅遊前六周諮詢醫生
同期有19宗日本腦炎個案,大部分為本地個案,多居住於養豬場兩公里範圍內。至於瘧疾,在過去十年有311宗病例,所有個案均屬外地傳入。
除了這些蚊子傳播疾病,在過去十年本港錄得350宗叢林斑疹傷寒和斑疹熱,大部份是本地個案,多數患者曾到有茂密植物的地區,例如遠足、家居附近草木生長處、戶外康樂場地或戶外工作場地等。
要保護自己免被蚊蟲叮咬,郊遊時應穿着寬鬆、淺色長袖上衣及長褲,並於外露皮膚及衣服塗上含避蚊胺(DEET)成份的昆蟲驅避劑。出外旅遊,應於出發前最少六星期諮詢醫生意見,以確定是否需要接種疫苗、採取預防病媒叮咬的措施,或預備抗瘧疾藥物等。旅遊人士從受影響地區回來後若感到身體不適,例如發燒,應盡快求醫,並將行程細節告知醫生。在日常生活中,亦應防止積水,避免蚊蟲滋生。
隔周三刊出
撰文: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