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老一代港人佔中疑問(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佔中發起人 戴耀廷) - 戴耀廷

回應老一代港人佔中疑問
(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佔中發起人 戴耀廷) - 戴耀廷

家族中的長輩最近寫了一些意見給我,是對佔中的看法,他是不同意佔中的。他的想法可能代表着不少老一輩港人對香港民主普選及佔中的看法,故我不能不重視。
他的意見大體可以總結為數點:一、民主進程應按部就班,順應國情,順應民情,相輔相成才是。二、香港的普選,是在「一國兩制」下進行,任何一個方案都不應剝奪一國的權利,否則香港將成為一個政治實體。三、佔中行動,估計人數不少,但若有激進分子混雜其中,或國外勢力乘機煽動,局面將一發不可收拾,因而會禍港傷及經濟,進而亂中危及數億中國人民生計。四、國外勢力眼見中國日見強大,威脅直逼美國,要攪亂中國改革步伐,亦有可能。
我是能明白老人家們心中的顧慮,和他對中國那份深情的。其實與我內裏的想法及重視的價值並沒有分別,可能只是不及老人家那麼深而已。但也因我過去多年進行有關香港和中國憲政發展的學術研究及親身的政治參與,我或許以另外的角度看問題,因而得出不同的結論。當然這歸根到底涉及一些價值及局勢的判斷,也難以各人都一樣,但只希望家中長輩和其他老一輩的港人明白,我這一代也已是半百和更年輕的人的想法。
就第一點,民主進程當然是要順應一個地區的情況,但港人由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爭取實現普及和平等的選舉,經過了三十年仍未能實現。以香港的法治、經濟及教育水平,相較於不少國家和地區,其實香港早有基礎實行真正的普選。
《基本法》本是說在2007年就可全面實現普選,但北京政府多次延誤到現在說,會在2017年才有機會普選特首。不過,北京政府所說的普選,卻是經篩選得出幾個北京政府能接受的候選人後,才讓港人一人一票去選出特首。普及和平等的選舉權是國際公認的基本人權,選舉必須讓選民有真正的選擇,才能符合國際標準的普選,有篩選的選舉就不是公平的選舉。
即使從實際的角度看,經篩選後才一人一票的選舉,根本不能解決香港現在所處的困境。現在的特區政府缺乏認受性,即使有好的政策也不能實行。港人的政治文化已轉變了,不再被動地接受政府的權威,未經公民透過公平選舉產生的政府,再難得到信任,那麼施政也會舉步維艱。我們必須明白香港社會已經改變了,僅是投票權而沒有真正的選擇,這既非真正的普選,也非不少港人尤其是年輕一代所能接受的普選。
至於第二點,的而且確,普選是在「一國兩制」下實行的,但我們並不在挑戰北京政府的主權地位,而普選的方案還是得由中央政府拍板,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中央手上,港人所能做的也是很有限,就只是透過公民抗命的行動去展示他們爭取普選的決心,亦僅此而已,那又怎能說是把香港變成為一個政治實體呢?
就第三點,佔中是一項群眾運動,我們的確是不能保證它是絕對的和平,但我們由提出的第一天開始,就在不斷強調佔中的和平、非暴力的精神,我們也在進行非暴力及情緒管理的訓練,就是要盡我們的一切能力去防止這行動的性質改變。再且,從港人多年參與大型示威及遊行都有良好的紀錄,沒有任何證據說港人會在佔中中會有不一樣的行為。但假若佔中真有可能引發混亂,那北京政府不是更應該慎重地看佔中的訴求,給港人真普選,那麼佔中就不會出現。
關於第四點,中國的改革不用外國來攪亂,其實也是去到一個關鍵的時刻。國內的社會事件比起香港更多更激烈,只是被強權所鎮壓下去。惟有推行政治改革和實行普選,中共政府長遠來說才能享有管治的正當性,管治才能真正長治久安,中國人民的福祉才能有真正的保證。
香港推動真普選,其實能為中國進一步推動政治改革,提供一個安全的政治試點,因為以香港的法治、經濟及教育水平,都是全國所有城市實驗普選最佳的地方。現在只是要北京政府接受這點,那麼香港的普選,會可以為中國未來的穩定發展打開一片天。

戴耀廷
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佔中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