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馬惜珍自1978年棄保潛逃赴台後,一直有傳聞指他希望能獲「特赦」回港,除透過法律途徑外,亦尋求以政治協助。昨日律政司在庭上透露馬惜珍過往曾多次申請撤銷通緝令,最先一次是在1988年。
《南華早報》1996年報道稱代表馬惜珍的律師接觸政府,查詢如馬返港有何後果。報道引述律政署回應查詢表示,馬惜珍的通緝令仍然有效,若馬回港,將會被捕及就所涉及的控罪進行審訊。回應續稱,馬不會得到特赦或豁免,並已在馬的律師作出查詢時,清楚回應。
不過回歸後,於2005年律政司回覆馬則稱沒有足夠證據進行起訴,估計在此不久之前,馬曾再次透過律師向政府作出查詢。
自90年代,已傳出馬氏積極與政治人物搞好關係,希望藉此協助馬惜珍回港。有指回歸前,馬氏多次捐款於當時的執政英國保守黨,並創立英文報章作為港府喉舌。
1998年《東方日報》報道稱,「英國保守黨於94年共收取東方報業集團創辦人馬惜珍先生一百萬英鎊及馬家多次捐款,總金額共1,548,000鎊(約2,000萬港元)。」報道指是當時黨魁馬卓安和末代港督彭定康於1994年6月向馬惜珍索取一百萬英鎊第一次捐款,作為交換,以協助馬惜珍一件私人事務。
保守黨國會議員David Mellor曾按馬卓安指示,親自及派員多次來港及赴台協助,不過,這件私人事件最終辦不到。報道並刊登保守黨於1994年6月29日發出的一百萬鎊捐款收據,以及馬惜珍之子東方報業集團前主席馬澄坤與馬卓安在唐寧街首相府握手的照片。
答應彭定康辦英文報章
1998年1月英國《獨立報》報道引述工黨議員Dennis Skinner發言指,馬氏捐款是為了讓潛逃台灣的馬惜珍可返回香港。
《東方》的報道又提到,「末代港督彭定康擔心《南華早報》被與中國關係密切的馬來西亞商人郭鶴年收購後,不再受他指使,失去了一個宣傳喉舌,於是彭定康希望東方報業集團前主席馬澄坤創辦一份英文報章,並答應提供新聞消息和給予政府廣告。」又稱就籌辦《東快訊》事宜,馬澄坤多次到港督府與彭定康會面。
去年1月,倒戈梁粉劉夢熊接受《陽光時務週刊》訪問時,亦詳述劉夢熊如何游說當時尋求競選特首的梁振英與馬澄坤見面,終獲馬氏決定支持梁振英。訪問引述劉夢熊表示,「曾蔭權在很早以前曾答應讓東方馬澄坤父親回港,結果卻辦不到」。劉昨日拒絕回應馬惜珍申請撤銷通緝令一事,指案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以及他要講的都在報道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