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朋友聚會,或是公司同事午飯,總得有一個人負責點菜。一圍12個人,每個人都只想飯來張口,沒有人願意負起點菜的重任。為甚麼?因為每點一次菜,你都要承擔被討厭的風險。
有一種人,他們喜歡拿着菜單研究,認真程度拍得上霍金研究黑洞。他們亦是侍應剋星,每每把對方問到掉頭走。最可怕的是,這種人偏偏最愛主動拿菜單點菜。在大家還忙着坐下來的時候,他就已經把侍應叫過來,不停指着菜單問每一味菜的水準如何,同時問席上的眾人意見。當大家開始因為肚餓,失去耐性再聽他介紹,希望求其點食物時,侍應剋星卻不理眾人反對,堅持要把侍應問到口啞為止,兼夾不停要求做一些菜單上根本沒有的菜式,方肯罷休。
另外一種人,面對同桌人七嘴八舌的意見,就會陷入精神崩潰邊緣,最後送上來的菜式,就會變成重複又重複。例如席上有人不吃牛,有人不吃魚,有人不吃西芹與唐生菜,結果那天桌上的菜有叉燒、東坡肉、還有鹹魚蒸肉餅……當我們問點菜的人為甚麼清一式點豬肉,不點其他菜時,他就會極度委屈的埋怨大家口味很挑剔,所以才點一些全桌人都吃的菜嘛!
點菜人要快狠準
還有一種人,就是對於數量完全沒有概念,例如六個人去飲茶,竟然會點40碟點心!古有「一人犯錯,株連九族」,今有「一人點錯,集體荷包出血」。其實多付錢也就算了,問題是多出來的食物,帶回去沒人要,吃不完留下來也浪費。而這種雙重浪費,就是源於點菜的人不花一點心力,去想想到底每人的食量如何。要是跟一堆男人吃,當然要多點菜呀;要是一桌都是OL,那又何必點那麼多,逼同桌人集體折墮呢?
要成為一個出色的點菜人,簡單來說就是三個字:「快狠準」。首先,你要速閱菜單,知道這家食店的招牌菜,不必再左問右問;然後,下單時要果斷,說一不二,以免令侍應混淆,減低落錯單的風險;最後,請大家動動腦,記得眾人飲食上的喜惡,那就不必每次重新詢問啦!
說了這麼多,那到底會點菜跟創作有甚麼關係呢?其實兩者共通之處,就是都要求時間與質量並重,以及講求順暢的人際關係。老掉牙的一句「時間就是金錢」,應用在創作上一點也不為過。如何準時在死線前交出作品,那可需要自律與決斷力,尤其以入門初哥為甚。因為你的無限拖延,可會令本來有興趣看作品的人失去耐性,也令本來可以面世的作品無緣發表啊。在做好一件事之前,先學習把它做完吧!此外,創作的過程雖然得獨自完成,但也不代表得把身邊所有人都得罪啊。所謂的藝術家脾氣,說真的,對提升藝術水平,一點幫助都沒有。
【前世作孽,今生寫字】
撰文:陸以心
《春嬌與志明》編劇,精神與肉體長期處於越吃越餓狀態。
本欄逢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