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多年來攻陷無數少女心的卡通人物Hello Kitty(Kitty),原來今年已經四十歲。她在香港產生的收益,每年數以億計,不過近年亦要面對大量「後起之秀」,如鬆弛熊、LINE FRIENDS等的挑戰。Sanrio亞洲營運總監曾瑞群形容,Kitty的長青竅門是「夠創新」,未來在港會主力發展娛樂事業:「她可以開concert、賣廣告,化身DJ捽碟都得。總之會當佢明星咁去打造。」
記者:吳綺慧
早在70年代,Kitty已跟隨日資百貨公司大丸、松板屋等來港拓展零售業務,至今除了透過特許經營商售賣產品外,Sanrio在港還發展了商品授權、品牌合作,及近年新開拓的娛樂業務。
今年40歲 業務未見頂
曾瑞群認為,Kitty在香港的業務未見頂:「如果你只是不停催谷銷量,咁可能係好快就到頂;但Kitty之所以生存到四十年仍未死,最大的原因,就係我們會將Kitty的潛力『無限拉闊』,發展出更多新類型業務。」
曾瑞群舉例,Kitty近年在日本已開始接拍廣告、開演唱會,甚至曾和DJ一齊捽碟。她認為,以香港市場的成熟度, Kitty亦可在此發展同類型的業務:「我經常建議啲客用Kitty來拍廣告,不過暫時未有人夠膽咁做。未來幾年,我們會主打在娛樂、體驗方面的業務去發展。」例如Sanrio今年6月,將會和合作夥伴在大坑開設首間獨立Hello Kitty Cafè,亦會在新界開辦有機農莊。「其實最想係開主題公園,但香港好難會有咁大地方。」
據Sanrio截至去年3月底業績,集團在香港地區銷售達37.73億日圓(約3.66億港元),按年表現持平,經營溢利增長19%,為Sanrio在日本以外、亞洲最大的市場。
曾瑞群表示,Sanrio的亞洲業務近年維持在雙位數增長,但由於香港發展已非常成熟,故表現平穩。
而Sanrio眾多卡通人物中,Kitty的收入佔比仍是最高,「香港有60%以上的生意都是來自Kitty;排第二的是My Melody;而第三名就每年都唔同,通常是The Little Twin Stars、布甸狗,和寶石寵物之爭。」
無懼新卡通人物推出
對於不斷有新卡通人物推出,曾瑞群認為不會打擊到Kitty的表現:「咁多年來生意有起有落,但和有無新卡通人物推出、關係真的唔大,反而影響到最大的係經濟因素。」
曾瑞群形容,Kitty在行內是「走得最前」,專做「別人無做過既事」,形象百變,故有「死忠捧場客」。「香港最core那班客是18至35歲、剛開始工作的年輕人,有啲做咗媽媽,仲世代相傳咁畀仔女用Kitty產品。這種集體回憶,是新卡通沒有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