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在中共反右運動中受迫害的倖存者,清明重返甘肅省夾邊溝祭奠死難者,但受阻。跟隨攝錄的中山大學教授艾曉明(圖)痛斥當局︰「這是衝擊人倫底線的卑劣行為。」
74歲倖存右派張遂卿與多名北京右派及後代,本月5日清明節先往明水灘農場的公墓原址,舉行簡單悼念儀式,1,800名夾邊溝勞教犯當年被遷移到此掘水溝並喪命,公墓早被鏟平,至今仍見骸骨散落土中。一行人轉往夾邊溝途中官方以預防山火及臨時軍事演習,阻止前進。艾曉明憤然站在公路上朗誦詩作《墓誌銘》。兩名老右高歌舊上海名曲《夜半歌聲》:「我願意永做墳墓裏的人,埋掉世上的浮名,我願意學那刑餘的史臣,書寫出人間的不平。」
82歲右派和鳳鳴丈夫王景超就餓死在夾邊溝。沙漠邊緣的夾邊溝勞改農場,1957年至1960年關押3,000多名知識分子,大部份在屈辱、勞役和飢寒交迫中死去,獲救僅約500人。2003年起原址成一個生態林場,公墓區原有墓堆及小墓牌已蕩然無存,張遂卿多次去「執骨」,準備重新安放。去年11月,右派們自行籌款的夾邊溝環型遺骨衣冠塚和黑色石碑大致建成,卻遭政府阻撓並破壞。
參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