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重要】
「滬港通」最快將於6個月後正式開車,2007年傳出「港股直通車」時仍在政府打工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認為,滬港通有利兩地市場進一步發展,港股與其做池中大魚,倒不如成為海中大魚,相信其金融中心的角色仍然重要。
滬港通將容許兩地資金更自由地雙向流動,亦間接令內地A股進一步向國際市場打開大門。被問及香港的角色會否逐步被邊緣化,馬時亨認為滬港通屬互助互利,港股的角色仍然重要,「當個餅越做越大時,可能是比例上有減少。現時香港股市比內地的成交少,但是否香港沒有重要性?(港股)不可能一直在pond(池塘)是一條大魚,現時變了成個海那麼大,百分比是少了點,但角色都很重要」。
對兩地監管能力有信心
滬港通令兩地股票市場互聯互通,加速中港經濟進一步融合。馬時亨亦相信兩地的經濟將會越走越近,「這個是大趨勢,我們與內地有很多緊密的關係」。雖然中港兩地的證監會已明言「兩地市場現行的交易結算法律法規和運行模式」,但市場始終擔心「河水不犯井水」被打破後,來自內地的「污水」或能乘機南下,拖垮本地市場監管質素。
馬時亨仍為兩地監管能力投信心一票,「相信兩地的監管機構均會就這方面作出適應,他們(兩地的監管機構)會理解到、會注意到。他們會理順很多的問題。中國監管越來越走向國際化,內地監管本身亦有很多改革,我不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