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車配額麻煩多 - 左丁山

通車配額麻煩多 - 左丁山

中國總理李克強故意在四月十日早上的2014博鰲亞洲論壇致開幕辭時宣佈:「將積極創造條件,建立上海與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消息自電視直播傳來,港交所(388)立即在上午十時四十分停牌,停牌前股價報130.9元,下跌了1.1%,到四月十一日覆牌,港交所股價急升11.53%至146元,最高曾見148.5元,在四月十日早上十時半左右沽售港交所股票的,無不揼心口。
李克強在博鰲論壇高調宣佈滬港股票「直通車」,分「滬股通」(香港人買上海A股)及「港股通」(內地人買港股)兩類,深港市場還未通車,有待討論、爭取。李克強大概是藉此通知全世界,中國有意開放金融市場,以上海香港兩大中國城市為試點,香港毫無疑問成為離岸人民幣交易的最大交易中心,也就是「中央挺港」。滬港通列車開了黃燈,六個月之後便開綠燈,正式通車,香港金融界還會在政改最後關口支持甚麼「佔中」嗎?
中央手握主動權,送上「肥肉」,股市股民確難抗拒,但隨之而來的,金融界爭奪「肥肉」之戰,即時開始,未來六個月勢與政治經濟難分,特首辦、財金官員、投資銀行界、本地中小券商、中資、投資銀行等等那有自動放棄參戰的。初步看來,最清楚的大贏家是幾間在人民幣兌換業務上佔有先機的銀行,即滙豐、恒生、中銀香港、東亞、星展等等,因滬港通的每年額度是5500億元人幣(滬股通3000億;港股通2500億),無論誰人買賣,都要先把人民幣兌換港幣,或港幣兌換人民幣,即是給銀行每年多了5500億元的兌換生意。至於券商方面,問題大了,所有做滬股通生意的香港券商的額度是每日130億元人民幣,怎麼樣分配?若高盛、滙豐每日有大戶買A股100億元人民幣的話,其他券商銀行豈非冇肉食,或是早上九時半開市,到了十時半已「閂門」額滿?這130億元人民幣每日如何分配,是真真正正的魔鬼細節,如採取先到先得的方法,勢必引起開盤大混亂,香港散戶可能一股A股也買不到。配額制永遠會產生權力交換的情況,最後導致貪污,不可不防,曾俊華/陳家強與梁振英會唔會意見分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