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車模式改變 撞正繁忙時間 運輸署調查 遊客下班港人爭港鐵

搭車模式改變 撞正繁忙時間 
運輸署調查 遊客下班港人爭港鐵

【本報訊】港鐵擠迫問題近年不斷惡化,據運輸署進行的調查顯示,可能與訪港旅客改變了搭車模式有關。受內地旅客的觀光及購物行程大幅增加影響,近年旅客平均搭車次數上升了5%。當中傍晚更屬旅客出行高峯期,與港人下班繁忙時間完全重叠,形成爭車搭情況。
記者:麥志榮

運輸署上月發表的交通習慣調查研究報告,於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訪問了2,785名訪港旅客,當中48%來自中國內地及澳門。與2002年同類調查結果比較,近年旅客平均每天的交通行程次數增至2.3次,較02年2.18次,增加了5.5%。

公幹減 觀光行程增58%

旅客出行目的也出現極大轉變,與02年比較,觀光的行程增加近58%,購物行程上升16%,而公幹行程則減少了33%,飲食行程也減少43%。報告認為,原因是近年訪港旅客,內地旅客比例明顯增加,而內地旅客較多觀光及購物,較少出外公幹及飲食。旅客行程最多的地區是尖沙嘴及油麻地區,其次是中西區及灣仔區。三區本身正是本港交通最繁忙地區。
在出行時間方面,02年時旅客活動時間分佈較平均,出行高峯為晚上7時至8時,比港人上下班繁忙時間6時至7時稍晚。但最新的調查卻發現,旅客在早及晚均出現出行高峯,早上是10時至11時,緊貼港人上班繁忙時間之後,而晚上則為6時至7時,與港人下班繁忙時間重叠。而且晚上高峯更有延長趨勢,02年旅客出行由8時後便開始減少,但近年旅客出行要到11時才回落。
報告並無解釋出行高峯改變原因。但調查顯示,最受內地旅客歡迎的觀光景點是迪士尼樂園。而迪士尼與大部份大型商場,營業時間都是上午10時開始,旅客近年提早出行可能與此有關。

范國威:限制自由行治本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范國威表示,內地自由行旅客與一般外國旅客不同,不坐旅遊巴士,而是乘搭公共交通,與本港市民爭車搭。港鐵提出有限度加班及研究繁忙時間優惠等措施,都屬治標不治本,無法解決逼爆問題。當局應限制自由行人數,及在邊境口岸建購物城,減少旅客佔用公共交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