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病向淺中醫。縱然是八十歲的婆婆,都要定期做身體檢查,因為年紀越大,患癌機會越高。我先後見過三位八十歲的婆婆,由於對身體敏感度各有不同,在相繼證實患乳癌後,卻得出迥異的結果。
第一位多警覺型。這位婆婆長年有高血壓及糖尿病,較早前自己摸到乳頭側邊,有粒如手指頭般大的異物,於是告知兒女,由他們帶她來診所見我,診斷結果是乳癌。
由於及早發現,是零期癌變,沒有擴散。雖然腫瘤近乳頭,但可以乳癌切除整形術,割走腫瘤後,仍可保留乳頭及乳房形狀。手術後她還做了電療,以完成治療。事後婆婆感到安心,解決了威脅性命的問題。
第二位婆婆,是漫不經意型。她是糖尿病患者,還經常有頭暈及骨痛症狀,一向有多位專科醫生跟進。早前有位醫生為她檢查心臟時,才發覺她左邊乳房已變形。經查詢後,婆婆回答早知乳房有腫起之物,而且存在多年,由於不痛便不當一回事,亦沒有告知家人。
之後婆婆進行一連串檢查,證實患上乳癌。家人知悉後,擔心婆婆其他症狀,會否隱藏更嚴重問題。醫生初步掌握病情後,要預計她的程度。乳癌腫瘤,有些是生長到突破皮膚潰爛出血,亦有些是堅硬如石,皮膚收縮。這位婆婆的腫瘤屬後者,生在乳頭下面,堅硬如石,乳頭給扯落乳房下面,皮膚開始有損口及紅腫,恍如患了濕疹。
確診後,再為婆婆做全身掃描,一照便知已全身擴散,骨、肝、肺都有事,但她說毫無感覺。由於已是第四期,加上已八十歲,對採用化療會較慎重。我先看其腫瘤特性,是管腔型,荷爾蒙受體呈陽性,由於沒有其他症狀,建議藥物治療先行;而骨轉移可打骨針,以保護及強化骨質。
乳癌四期主要是控制病情,同時不致影響生活質素。能否單靠一種藥物則未知,視乎抗藥性而轉換,總之要長期作戰了。婆婆情況令人惋惜,若果她一摸到乳房有異便看醫生,及早處理病灶,便不致發展到這樣嚴重了。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香港乳癌基金會電話:2525 6033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