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設計自己的新卡片,對職銜一欄苦思良久,到底應該落甚麼title?專欄作者、電視主持、時事評論人、電台主持,連演員都撈埋?就連朋友見面,問我現在到底忙甚麼,我都得花兩、三分鐘去解釋,因為身份實在太多,弊在每方面都有趣,樣樣都值得講。近幾個月的主要身份,首推當上了導演。製作公司剛剛完成了一個梳化廣告,正在開拍另一個商業廣告。拍慣新聞片的我,利用另一種角度去表達意象,十二分好玩,滿足感爆燈!商業元素以外,小弟一貫作風,當然要有非商業而着重社會性的作品,於是又再踩過界,今次挑戰兒時夢想──動畫﹗
每星期在時事節目講普選講到口臭(唉,今季在亞視播?),我經常問自己,真正花心思去了解普選的市民有幾多個?不要說觀眾們,有時我也覺得政制問題太悶太複雜。電視廣告成日聽:「時機已經成熟,目標非常清晰」,政府硬銷政改諮詢,卻沒有提供普選基礎教育,教小市民如何「有商有量」?正好有朋友建議「圍埋搞啲嘢」,又聯繫上真普選聯盟,於是我大膽提出了用動畫講普選的建議,然後監製了3集動畫,名為「瞬間看普選」。
第1集「瞬間看普選」在去年12月已經上載上網,用3分鐘解構世界各地的「公民提名」方式和經驗。 第2集也剛在4月上了YouTube,經常聽到「提名委員會」、「選舉委員會」,聽到一頭煙,因此我找來了曾志豪配音,嘗試用3分鐘跟大家輕鬆講清講楚。畫風可愛,對白抵死,絕對做到才子所要求的「不清高,不沉重」又言之有物的要求,正是老少皆宜,值得大家廣為傳閱。
以動漫喻政治,當然是偷師回來。中學時讀世界歷史,歐美政治漫畫家草草幾筆,就能把內憂外患、軍備競賽刻劃得栩栩如生。遠的有美國內戰時期的Thomas Nast、戰時著名的"Uncle Sam";近的有陪大家成長的尊子,年輕人愛看的Cuson Lo等等。無論社會有幾亂,政治漫畫從來沒有缺席,有時比文章評論更重要。
留意網絡輿情的朋友應該留意到,近年全世界興起利用短小精悍的動畫,解釋複雜概念,不少做得甚為成功,較令我有印象的,是解構以巴歷史恩怨的"Israel and Palestine, an animated introduction",以及講環保的"The Story of Bottled Water"和"Man"。內地很多網絡廣告都用上了類似的motion graphic概念,上網搜尋一下,可謂百花齊放。
追本溯源,原來政治動畫始於1944年美國羅斯福總統的連任策略,他大膽起用荷李活左翼電影動畫導演,製作十三分鐘動畫"Hell-Bent for Election",極力將商人官僚妖魔化,又用新舊火車比喻「民主國家兵工廠」和保守主義之別,形象化地呼籲選民要投正確一票。片尾歌詞 "Now we're on the right track, right track, right track..."可堪洗腦經典。極為大膽的競選方案,使羅斯福亦得以在病入膏肓之年,三度連任。
「瞬間看普選」的動畫系列仍未完結,第3集將在5、6月面世,更有神秘嘉賓旁白,絕對不容錯過。在此留下過去兩集的網址,請大家多多支持﹗
Profile:
前新聞記者、主播,動物NGO工作者。現為自由傳媒人兼「另類生態學家」,透視傳媒生態、動物生態、社會生態。《反智動物》討論最高智商靈長類動物之種種反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