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嚐味:手製意粉 一麵解鄉情

家嚐味:手製意粉 一麵解鄉情

手製意粉的材料只不過是雞蛋、麵粉和水,但其矜貴之處在於心思及時間。平民松露女王區碧玲(Esther)也坦言在意大利旅居期間,叫她最為難忘的,就是意大利媽媽的祖傳手做意粉,那al dente的口感,是機製無法做到的。於是,在香港她仍不時相約居港的意大利太太,一起手做意粉。其中Chiara最擅長的便是意大利國寶Pasta,她懂得將麵糰變化,做成的粗麵、寬條麵等,看似簡單但滋味無窮,吃在口中卻暖在心頭,她亦靠這些手做美味來維繫一家人的感情。
記者:區佩嫦
攝影:陳永威、陳國良、黃子偉 

印象中每位意大利媽媽也是入廚高手,燉、煮、煎、炸菜式,甚至pizza、pasta樣樣皆能,pasta當中寬條麵、幼麵、意大利雲吞、貓耳朵等等完全無難度。自言從小已懂得下廚的意大利媽媽Chiara Cappa,絕對是入廚高手,任何傳統的手做pasta,講得出做得到,看過她那搓麵糰的手勢,輕柔中帶點勁度,若換成是古代,我相信Chiara是位擁有絕世武功根底的世外高人。Chiara三年前跟家人來港定居,雖然英文不太靈光,亦不懂廣東話,卻極喜歡香港的生活,「香港給人活力充沛的感覺,雖然面積細細,卻能找到不少意大利食材,pasta、pizza也能做出地道口味。」而她與家人便靠手做pasta來一解思鄉之情。

曾旅居意大利的Esther(左)對手做意粉念念不忘,回港後不時相約意大利太太Chiara(右)一起弄來吃。

Chiara Cappa
來自意大利北部Mantova小城,身為兩子之母,最擅長做各式pasta。

母親秘方 麵粉丘內拂蛋

以我的認知,pasta於意大利南北兩地各有不同,北部生活較為富裕,pasta中多混入蛋,反之南部較窮困,一般不下蛋的,真的嗎?「對呀!一看人家的pasta便知他來自南部還是北部,因為pasta下蛋後不耐放,所以南部會不下蛋以便存放。其實醬汁及用料亦南北有別,北部多以豬、牛肉類為主,南部因盛產海鮮故多以此入饌,而醬汁亦較多。」作為意大利媽媽,總有自己的家傳食譜,Chiara亦不例外。她還記得小時候,經常伴着媽媽做菜,那時的視線剛剛是媽媽雙手的高度,看着媽媽一搓一揉便做出各式pasta,感覺奇妙。Chiara將堆成小丘的00麵粉挖洞,打下蛋,加少許鹽,以叉在洞內即席把蛋拂勻,邊拂邊以手推着麵粉邊,以免蛋液流出小丘外,為何會不先將蛋拂勻?「這是我家族的做法,我亦沒有深究原因,哈!通常100克麵粉下一隻雞蛋,而做pasta一般用00麵粉及Semola麵粉,比例為8:2,我只愛用00麵粉,做出的pasta會較滑,但韌度不大,這是我最喜愛的口味。」而我相信這種口味,便是媽媽留下來的味道,是嗎?Chiara笑而不答。我目不轉睛地看着Chiara搓揉着麵糰,她雙手的動作,像鋼琴家在三角琴前演奏,又像陶瓷家將陶土慢慢塑形,陰柔並重,麵糰在她的雙手間舞動着,像變魔術般,一瞬間便成為了麵糰。

濃香Ragu 煮足四小時

將麵糰變成pasta,Chiara堅持要薄要乾身,「Pasta須輾至0.5厘米薄,很多人會在做好的pasta面撒下大量麵粉令其乾身,我則堅持自然風乾,少用麵粉,以免太漿口。」對於醬汁,Chiara最愛家鄉的Ragu醬汁,這醬以洋葱粒、甘筍粒、西芹粒、番茄粒、免治牛肉、茄醬等煮足四小時,「中途要不停加水及攪拌,所有蔬菜及牛肉都融合其中,味道鮮甜,我會一次過煮一大鍋,以玻璃瓶盛載放入雪櫃,每次用數湯匙。」除了Ragu醬外,Chiara另一最愛是做寬條麵配搭野豬肉,味道更佳!吃下Chiara的愛心意粉,即時愛上Ragu醬汁,比番茄肉醬的味道更濃厚,隱隱還帶點甜味,襯托着掛着醬汁的pasta,蛋香夾雜着肉香,絕對是最佳的享受!

手做扁麵配Ragu醬汁

Chiara的招牌作,沒有肉醬般啖啖肉,反而帶肉香亦帶甜香,而做出的粗麵則掛滿醬汁,味道一流。

材料:
00麵粉200克、意大利蛋2隻、鹽少許

醬汁材料:
洋葱粒/番茄粒2湯匙、甘筍粒/西芹粒各1湯匙、茄醬2湯匙、免治牛肉6湯匙、水/鹽/黑胡椒適量

做法
1.以麵粉堆成小山丘,挖洞下鹽、蛋拂勻,搓約10-15分鐘成滑身麵糰。
2.將麵糰以保鮮紙包好,放入雪櫃冷藏15分鐘,讓麵糰休息以鬆筋。

3.取出麵糰,用壓麵機重複將麵糰壓平至約0.5厘米厚,可中途將之切開,分批壓平。
4.用壓麵機將麵皮切成粗麵條狀,略風乾即可。

5.做醬汁,小鍋中下橄欖油,加洋葱粒、西芹粒、甘筍粒、番茄粒、免治牛肉炒勻,下茄醬、水拌勻,以細火煮四小時。中途可加水以免煮乾。

6.煲一鍋滾水下少許鹽、煮麵條約2分鐘。同時燒熱鑊下橄欖油、醬汁炒香,加入已隔水的麵條,拌勻即可。

小貼士:煮麵條用深鍋

煮意粉宜用深鍋,以約4公升水煮二人份量的麵條,讓意粉有足夠空間流動。煮麵條只需加鹽,加橄欖油是港式做法。

製麵機代勞 十分鐘有得食

自問廚藝天份欠奉,但又想自製意粉?並非沒辦法。早前德國寶推出了一部麵糰麵條機,只要將蛋、麵粉、水等一併加進機中,便會自動攪成麵糰再做出麵條。Esther對這部麵條機亦深感興趣,用了個多月,發覺好壞參半。看着Esther把麵粉、雞蛋混合物等放入機內,機中的小葉將麵粉慢慢拌勻,在三數分鐘內已一下一下地拌得均勻,比用手搓揉,的確省下不少力氣,在麵桿與模杯的配合下,更做出闊條麵,沒想到不到十分鐘便有pasta吃了!不過麵條較為厚,「的確是較厚,但可配合模具做到家中不能做到的通心粉,便值得一讚!」Esther拿着麵解釋,她坦言麵糰無充份休息,做出來會較韌。「可在搓揉麵糰後,先取出放入雪櫃略鬆筋才放回機中出麵,效果會更佳。」另可以水代替部份蛋份量,因蛋帶韌性,麵糰用全蛋又沒足夠休息的話,入口自然較韌。另外,做通粉時要留意,如中途將麵條剪開的話,通窿位便會黏在一起,最好把機放高一點,預留一點位置,令麵條整條過,通心才會perfect!

德國寶百變麵糰麵條機 $2,880

機身按鈕簡單易用,想搓揉、出麵或吹風,一按即可。

內置吹風機,自動將麵條風乾,以免麵條結成一團。

出麵桿猶如攪肉機般,將麵糰帶至模杯中,以便出麵。

機做扁麵配Ragu醬汁

材料:
00麵粉160克、Semola麵粉40克、蛋80毫升、水30毫升、油/鹽各少許

做法
1.將麵粉放入機中,蓋上蓋,按開關及「搓揉」鍵,加入蛋及水混合物。

2.待5分鐘完成搓揉後,取出蓋部的隔板,再按「出麵」鍵,可以板手輔助把麵糰推入出麵桿。
3.一出麵條,出風位會自動吹乾麵糰,宜以手及木薯粉配合,以免麵條結成一團。(製作配Ragu醬汁的其他步驟可參照左面示範。)

製麵機六款模杯

圓麵
做日式拉麵、中式油麵、意大利粉等

扁麵
做上海扁麵、烏冬、意式扁麵等

寬麵
做意式扁麵、刀削麵等

幼麵
做天使麵、蝦子麵等

鋸齒
做曲奇餅

通心
做通心粉及長通粉

場地提供:Donna Dol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