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環保賣二手書 撐足17年書店奇人 捱窮換快樂

矢志環保賣二手書 撐足17年
書店奇人 捱窮換快樂

【本報訊】「生命係循環不息,書都一樣,要流動。」林森的二手書店位於中環荷李活道,躲於2樓,面積才6、700呎,卻藏有5、6,000本書,有逾百年的莎士比亞文選等絕版書籍,也有簇新的《達文西密碼》,書店猶如鬧市中的寶藏,客人包括美國駐港總領事夏千福、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包致金等。
記者:潘婉玲

林森(左)艱苦經營書店,林太Lily一路相挺。麥超億攝

去年10月某個平日的中午時分,一位西裝筆挺的外國人,由書店熟客陪同到訪,「佢問『啲人鍾意睇乜嘢書呀?點解你開書店呀?』我覺得佢好親切,仲影咗張相,走時佢留低咗卡片」。客人離開,林森細閱卡片才赫然發現,此人竟是新上任的美國駐港總領事夏千福。除了領事,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包致金亦是常客,「佢會好casual問我,『有無邊本書』,唔會話『我係包致金,有無邊本書?』」

遇知音更贈書

50歲的林森,中文大學哲學系畢業,那些年的大學畢業生乃天之驕子,林森卻跑去體驗人生,「Sales、行街、教書、清潔、跟車送麵包……你諗到嘅都做過!」1996年赴印度禪修,決意以環保為己任,回港後加入環保機構,一年後離職,開設二手書店,自此與書本結下不解緣。
店內的書本售價乃原價一半,林森容許客人打書釘,「有個客睇到我哋閂門都唔捨得走!」遇有志趣相投之士,更會把書相贈,如此「嫌錢腥」的營商手法,於急功近利的社會,似乎有點天方夜譚。面對加租、重建,17年來,書店三度搬遷,從般咸道地舖,到今天的荷李活道樓上舖,開業首八年一直虧損,時至今日也是艱苦支撐,「每個月都係貼人工,吊緊鹽水!」

拍照時,林森並不知道身旁的人是美國駐港總領事。受訪者提供圖片

幸得林森背後那位賢內助Lily,「理想化太不切實際,之前一次過請幾個人,又租好多地方用嚟擺書,好大開支!」他們結婚十多年,林太一路相挺,書店不賺錢,只好兼營網絡生意幫補,「因為係佢嘅興趣,我就幫佢平衡開支,賺錢賺得有良心,憑住呢個信念幫佢去維持!」
訪問尾聲,林森以書名「Do what you love,the money will follow(做你喜愛的事,財富自然會來)」作結。也許,書店不能為林森帶來財富,但卻讓他看透人生。

書店現時藏身荷李活道一大廈的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