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商冀補貼 局方拒資助

回收商冀補貼 局方拒資助

【本報訊】環境局拒絕以補貼回收物料形式資助回收商,局長黃錦星指回收物料出口價浮動,制訂補貼額複雜,而長遠補貼回收商猶如計劃經濟。
但香港回收再生資源總會主席陳錫琨憂慮大部份回收商未能受惠,因為八成中、小回收商目前欠缺合適的土地,回收場違規設在農地和露天貯物土地,根本不能申請基金,促政府先增撥回收用途土地。
陳錫琨指配對基金只會肥了大公司,因為中、小回收商無能力撰寫計劃書,加上本身的回收場涉及違規,更不敢申請,「香港大部份回收場喺流浮山同新界東北,全部係農地同OS(露天貯物用途)營運,申請基金政府都會睇塊地可唔可以做回收,其實大部份唔能夠做」。

環團建議解決土地不足

陳錫琨認為,以按量補貼回收物料較為有效,可吸引市民收集低價值的塑膠和玻璃,再交回收商處理。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指,回收商目前最大問題是土地不足,僅有屯門環保園和少量回收用途土地。他促政府先解決土地問題,令回收場納入正軌。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胡志偉批評,基金僅資助購買硬件和培訓員工,並非將公帑用在刀刃上,「係典型AO(政務官)諗法,但回收業最大問題係點鼓勵市民樂意將物料交出,同點樣有效收集回收物料」。
胡志偉以仁愛堂的回收場為例,即使政府資助千萬元購買設備,但仍未能解決廢膠出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