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你知】《十七帖》是「書聖」、東晉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據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記載,「長一丈二尺……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十七帖》原墨迹早已失傳,現傳世均為刻本,宋朝的蘇軾、明朝的董其昌、明末清初的王鐸,亦留下臨習之作。《十七帖》是一組書信,據考證是王羲之寫給友人益州刺史周撫,時間長達14年,是研究王的生平及書法發展的重要資料。此帖是王羲之晚年力作,體勢雄健,格調典雅,筆法精妙,後人稱為「草書之絕」,流傳之盛,幾與行書《蘭亭序》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