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味:反叛塗鴉 顛覆法式美饌

賞味:反叛塗鴉 顛覆法式美饌

塗鴉是一種反叛。
這是一個虛擬的場景。試幻想在1930年的巴黎,那是波希米亞生活方式的美好年代。在一個古舊的法國電車公司總部,由於長期空置,牆身開始剝落斑駁,一群藝術家「佔領」總部,包括Banksy、Space Invader、Jeff Koons等一個個名字響噹噹的街頭藝術家,恣意的發揮無窮創意,多痛快。現在,這個總部穿越時空搬來了2014年的香港,變成了一間裝修不修邊幅,但骨子裏仍是一派高雅的餐廳。
記者:蘇朗智
攝影:劉永發

餐廳的名字叫Bibo,地址在中環荷李活道163號。沒有招牌,只有一道電車門;也沒有門鈴,記者花了足足五分鐘才搞得懂怎樣開門,且賣關子,只給你提示是留意門外的兩把門柄。一入內,迎面是Sheperd Fairey的Obey塗鴉,美國重要的街頭藝術家,設計出美國總統競選海報「Hope」而聲名大噪。沿着不作修飾的石屎樓梯落下層,送上的是強勁hip hop節拍。餐廳經理Arturo Sims 解釋道:「當你踏入一間餐廳,有甚麼好得過音樂來送走一天的辛勞?」當然,最好還要有酒。所以,這裏也是一間酒吧。開始遊戲吧。吧枱旁有一張馬賽克圖片,有趣的是單看畫你是看不出所以然來,但只要用手機拍照,圖片便看得清晰不過。「那是利用上人類眼睛的錯覺而創作而成的作品。」

餐廳的每個角落都有塗鴉作品,這個角落最搶眼的當然是曾來港獻寶的Space Invader的馬賽克作品。

行政總廚Mutaro Balde希望將傳統法國菜式來個嶄新的演繹。

單看畫你是看不出所以然來,但只要用手機拍照,圖片便看得清晰不過。

好戲還在後頭。背後就是Banksy的塗鴉。「那是如假包換的真品。」那麼,不就是Banksy來過了香港?Arturo笑說:「眾所周知,Banksy從不現身,行蹤飄忽,全世界的人都想一睹他的廬山真面目。我只能說,這裏設計期間,不少藝術家親自來挑選自己喜愛的角落進行創作,至於Banksy有沒有來過,無可奉告。」不過,最具野心之作肯定是Vhils一幅人頭作品。這名葡萄牙藝術家,以石屎牆雕刻人像而聞名,其作品花的工夫可不少,先在牆上畫上肖像,再用電鑽刻劃出立體感,作品足有4呎×5呎,花了足足一個月而做成。一雙令人目眩、懾人心神的眼睛。其他還有之前弄得滿城風雨令香港政府尷尬的法國街頭藝術家Space Invader,他的「食鬼」在這裏肯定不會被「消失」;而香港的唯一代表是九龍皇帝曾灶財。

L'Agneau
羊肉沒有多大驚喜,反而是伴碟的玉米餅配上新鮮蔬菜味道更好。$290

La Salade Végétarienne
大廚愛以時令食材入饌,春天最好吃花。$150

La Raviole de Foie Gras
以鴨肝作雲吞餡料,放入鮮雞湯,味道簡單但強烈。$230

重新定義fine dining

這時,Arturo再為我解釋整個構思背後的意念。「Bibo要以藝術和設計、佳餚和美酒去向1930年巴黎的波希米亞生活方式致敬。」當年的當代藝術是以畫布作媒介,現在的街頭藝術大剌剌的進佔公共空間,以作為一種公眾參與的流行藝術。」更引起爭議是塗鴉是不是藝術?塗鴉具有創造性和破壞性,這些都有着爭論。「現在是21世紀了。」Arturo補充說。而這種精神也延續至餐桌上。說起高級餐廳,人們總想像是白色枱布、純白餐具,一室整潔,音樂則是古典爵士等;但這裏來個顛覆:天花板裸露的銅管是電車的隱喻,碟子是一雙給予的手,說明分享食物的喜悅。行政總廚是Mutaro Balde,來頭不少,曾於米芝蓮三星餐廳Alain Ducasse au Plaza Athénée(巴黎)和二星餐廳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倫敦)工作,坦言願意在Bibo工作,正是享受Bibo的自由氣氛。「我會說我是傳統法國菜信徒,但希望有個嶄新的演繹。」最重要是每一樣食物都堅持自家製造,包括那塊麵包!「在法文中,稱之為gastronomie gourmande(手工美食)。」廚師也不拘泥於食材產地,用上日本雞蛋、法國鴨肝、澳洲羊肉,甚至本地有機菜。「只要是好食材。」菜式的賣相亦見精緻,原來,Mutaro之前是讀時裝設計,培養出獨特的美感。「Fine dining是一種精神,不是一個形式。」
餐廳的名字叫Bibo,Bibo跟大多的街頭藝術家一樣,也是一個隱藏人物。「Bibo可能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班人;是一個藝術家也是一個藝術收藏家。現在身處美國。」

別錯過藝術甜品

JonOne(美國)

風格:抽象、自由、放任
理念:愛以文字和圖案作畫,但不是清晰的文字或圖案,而是將它們壓縮起來變得耐人尋味。

Vhils(葡萄牙)

風格:以石屎牆雕刻人像
理念:在舊有的東西注入新元素,在腐敗中帶來魅力。

Banksy(英國)

風格:版面模子
理念:塗鴉作品經常帶有諷刺意味,在作品旁附有一些顛覆性、玩世不恭的黑色幽默。

九龍皇帝曾灶財(中國)

風格:書法
理念:創作均用毛筆書寫,講述自己以及家族的過往事迹,以及「宣示」對九龍的「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