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出豉油的直通車 - 丘亦生

金融雲端:出豉油的直通車 - 丘亦生

港股直通車講了七年,終於決定開頭班車。總理李克強昨日公佈了滬港股市互通的安排,讓內地的個人投資者可以買賣港股,初步quota為2,500億元人民幣(約3,120億港元)。以港股平日成交700億元計,不足5日成交。少係少了點,但不要以為有姿勢無實際,國企改革能否成功,隨時都是靠直通車食糊。
今次的直通車,與七年前的分別是,當時是以天津這個地點來作試點,天津以外居民基本上不能參與,今次則是以上海交易所做把關,全國人民(股票戶口超過50萬元人仔者)都可參與,涵蓋面大得多。其次是,當日基本是單邊北水南調,但今次是雙邊互通,港人也可投資上海A股,而且南水北調的額度更大,達3,000億元人民幣。

魔力仍在 成交勁破千億

直通車畢竟有點魔力,港股昨日成交勁破千億元,急彈300多點收市,大家在磨拳擦掌的時候,不要忘記,3,000億元的籌碼不算多,供內地機構投資者消費的QDII,多年下來批出的額度已達870億美元(約6,745億港元),是今次的兩倍有餘,但你過去炒股時,幾時會因為QDII加大了額度,而增強了入市決心?
我最近已講過,中國的資金管制早已千瘡百孔,之前便有研究報告估計,美國實施量化寬鬆以來,有1萬億美元熱錢透過香港進入內地,單單虛報出口數字便成功轉移了數千億美元。
再看看香港的洗錢案,過百億元規模的比比皆是,加上濠賭股的興旺,便應對資金進出內地的自如心領神會。若非如此,人行年初又何用把人民幣大舉貶值,來打擊炒升值的熱錢流入。
這七年來,中港融合既深且廣,內地資金有心買港股,難道還缺少門道?即使這個滬港互通半年後順利落實,也只是把一些枱底操作搬上枱面,能額外招徠多少資金?
我不是說,這次直通車純粹是虛招,事實上,今年以來,中央金融改革動真格,短短日子裏,已擴大了人民幣波幅至2%,接着又啟動央企整體紅籌上市的模式,再加上這個雙向直通車,出招之快,令人目不暇給,但快刀斬亂麻之餘,背後會否有一條脈絡?

姿態居多 志在搞活氣氛

我覺得,直通車這一着,是姿態重於實際,目標是搞活氣氛,以應對伴隨國企改革而來的大量集資行動,先不說大型新股仍會陸續有來,部份如正籌備上市的豬肉商萬洲,便要集資逾300億元。
央企的集資才是戲肉,中信注資中信泰富(267)借殼上市,隨時集資近千億元,中石化(386)又說要把油品分銷業務分拆上市,又是過千億元的集資活動,再加上其他正在排隊的央企,內銀停不了的供股,沒有一個好的氣候,在資金開始趨緊的情況下,港股隨時消化不良,一眾國家隊又怎可以使命必達?
這時開動直通車,便等於為派對注入強勁音樂,大家樂極忘形之餘,一切便水到渠成了。
李克強這一步,隨時是出豉油賺咗隻雞。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