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主席:鵝悶田田炆喉李 - 盧先亞

好不主席:鵝悶田田炆喉李 - 盧先亞

天水圍的嘉湖有間德怡幼稚園,每月繳租26.5萬元,廿一年來、每兩年續租,一直相安無事。業主忽然改以「暗標」方式競租,雖然幼稚園願意加至46萬元月租,仍敗給另一間出價更高的幼稚園,失校舍而要「殺校」。
現時並唔係無學生,亦不是家長唔肯畀錢:半日班每日三小時,學費每月都要三四千!只係唔夠人錢多,價高者得:廿幾萬提租幾近一倍,都租唔到!
至於以貴租奪校的那家,已在同區開辦另一分校,往後就是獨市經營。壟斷既成,那怕成本不能轉嫁,況且還有很多付得起高昂學費的普通家長……我的意思是操普通話的家長。
五百幾個細路本來開開心心上學去,唱歌遊戲又一天,忽然話「逼遷殺校」冇得返學,睇怕呢啲都係香港學童獨有的童年陰影。但係,唔係話香港係自由市場咩?

港府不重視幼兒教育

租畀邊個,業主話事喎,有人出得起更貴租,你哋怨乜?商業市場吖嘛。而物業的大業主,還不就為香港「長」期「和」諧作出重大貢獻企業的旗下公司。容我再次引述該企業主,也就是貴為香港,該說亞洲首富的金石良言「西方國家不少年青人無物業亦很平常」。同理,已經有樓(嘉湖私樓嚟㗎)有仔女的人不應埋怨幼稚園加租殺校,正如PK超級市場代替街市小商店,「業主換新租客亦很平常」噃。
呢間係私營幼稚園,但就算教育局出學券,有幾多係去咗交租?又有幾多真係用於改善教學?幼稚園並未納入香港的義務教育,換句話說,香港的幼兒教育根本不受政府重視,方造就「學前」教育這門產業的發展。而商業幼稚園,就如健身、美容會籍,只可套用市場定律。所以還是不要問那位「唔係幾得掂」的局長,他可能會建議家長找消委會投訴。
因此教育局對於暫將區內空置小學,短期租予德怡作校舍的權宜提案,全沒回應的處理態度,其實相當合理。難得局方仍會表示樂於協助受影響家長轉校喎……轉去學費已然貴三四成的新經營者嗎?事實上,北區幼稚園的學額早已供不應求,又是那些人在搶學位、搶高學費,你話呢?
本港現有的幼稚園全屬私營性質,寄望經營者要承擔市場以外的教育責任,未免太過,況且偽首當年的競選政綱白紙黑字列明,「盡快實施15年免費教育」。不過上任後的施政報告,唔知點解就變咗「成立委員會研究」,一貫講咗當做咗,研究咗即係實施咗。唉,又乜都關政府事、日日搵嘢嚟閙,我淨係想個囝個囡可以唱歌遊戲啫,「我唔識政治,我討厭政治㗎嘛 」。
到底甚麼時候,只識「社會安寧」的人會真正明白:交通、居住、辦學,都不只是普通的商業活動;房屋、教育、醫療以及基本食糧,又豈止「產業」營銷、更不是單純的rent seeking(尋租取利)。
姣象你耗罵?路時李濠馬?正苦匿好媽?鵝悶田田炆喉李!

盧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