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對美國大學男籃(NCAA)產生興趣,原因大概始於早年連續兩季屈居亞軍的畢拿。在美國,NCAA決賽是頭等大事,即或不談「股神」畢菲特的10億美元彩池,決賽當天NBA也要暫停就可見一斑。
說NCAA為大學球員變身職業球員的踏腳石並不為過。多少新生(freshman)在大學嶄露頭角、只打一年就嚷着要參加選秀,直接在高中放棄學業,跳入NBA這個大染缸的也是不計其數。正因如此,願意在NCAA打足4年的球員就更難得。
今季助康乃狄格大學贏得總冠軍的控衞尼比亞就是其一。早在2010/11球季康大奪冠那年,仍是新生的尼比亞已是板凳主力,擔任現時效力山貓的K獲加後備。4年下來,除了康大去季因為學業成績不濟被禁止參加季後賽外,尼比亞每年場均統計都有進步。他今年更當選全美大學年度最佳控衛,亦理所當然成為Final Four最突出球員。
接受過NCAA洗禮的球員更能登大雅之堂,應該沒有人異議。格蘭希爾、尼殊和鄧肯只是少數例子。畢竟,地球上叫勒邦占士和拜恩的,只有兩個。
文:三井
看《入樽》,愛上籃球;睇佐敦,迷上公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