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絮語】
「築」福與「祝」福的用意和行動有很大的分別。
祝福一個人、一個家庭或一所機構,不用說都是出於愛心,盼望對方有福,一切順利等等。
「祝」福的方式有多種,可以通過語言或文字去表達有關的心意。目前科技發達,傳遞祝福語句可藉電郵、手機短訊、WhatsApp等去發放,收到的人自然開心和感受到祝福者的善意。
「築」福卻有點不同,除了表達心意外,還要有具體行動。只要想想「築」字便知道不能單憑說話,是要「建築」的。
近日報章不斷出現「築」福香港這句話,相信讀者跟筆者的想法大致相同,就是希望有關當局不要只說不做,真的要構思和拿出具體的方案,讓市民知道到底甚麼時候才「築」成一個有福的香港,使它成為一塊福地;尤其是甚麼時候基層市民才感到在這個城市生活是有福氣的。
要兼顧各階層族裔
住在一塊福地上面的居民,不能只有某個階層的人才能生活得平安和有福,而是每個階層,尤其是貧困的,都要感到他們備受關顧,即使外來的族裔或國內同胞來本地生活,也可以融入社區,彼此和諧共處和獲得工作的機會。
要建築香港成為福地,絕不簡單,也不能一蹴即就,市民由幼兒到長者,就業由勞工至專業人士,教育、居所和醫療等全部要涵蓋。檢視現有政策不足之處之外,更要決心制訂方案如何改善,強化及發展等,怎樣應付人口老化所帶來的衝擊更不能忽視。誠心「祝」福香港官員為香港「築」福。
撰文:資深社會工作者陸鈺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逢周四刊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