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專欄擺明離題,與NBA無關,希望讀者見諒。前加拿大國手泰那加盟永倫,令香港籃壇出現新話題,大有條件把握球迷小陽春的機遇,將甲一職業化。
比較足球,香港籃球在硬件上已較幸運,重修後的修頓、麥花臣及新伊館都算見得吓人。在小弟還是記者的時代,超級工商盃決賽更會在紅館舉行。
軟件方面,籃球迷層面廣,每每在大賽當天,早於下午已見修頓出現長長的人龍,不說還以為韓星表演;還有明星效應,謝安琪、方力申等不時入場觀戰。再者,香振強及李偉倫兩位港將也在網台主持籃球節目。從小道消息得知,營運一支甲一男籃球隊門檻不高,一般中型班全年班費約6位數字,班霸級約7位數字,與港足甲組球隊動輒以數百萬起標,絕對有吸引力。
較大問題是球員,目前除了極少數全靠籃球搵食,其餘都有工作或是學生,要他們全身投入轉任籃球員,有一定難度,但過度期可放寬外援制,到本地球員夠數才漸收緊。
當然蛇無頭不行,香港要推廣職業男籃聯賽,除了班主、球員和觀眾支持,還看籃球總會取態……
文:牽牛
細個睇傑特打波,𠵱家睇傑特帶波,老餅都睇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