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計劃向立法會申請成立創新及科技局,將現時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轄下的科技發展政策職務分拆出來,交由一名新局長統籌,每年員工開支將增加3,500萬元。但新的創新及科技局比特首梁振英上任時提出的科技及通訊局,規模大為縮水,爭議極大的通訊及廣播政策將繼續由蘇錦樑負責。
據政府提交立法會的文件,創新及科技局屬下只有兩個部門,包括創新科技署及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但局級官員達34人,除局長、副局長及政治助理三名問責官員,下設四名首長級公務員,及27名非首長級公務員。其中只有八位非首長級公務員由現時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調職,其餘26個職位屬新開設,每年增加的員工開支達3,400萬至3,500萬元。
或跟商經局職務重叠
創新及科技局較梁振英2012年提出政府改組方案中的科技及通訊局,規模大為縮水。政府消息指出,通訊及廣播政策無撥歸新局,主要是希望創新及科技局可專注於新科技發展,加大科技商品化的力度。很多創新科技都與通訊有關,將來創新及科技局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在通訊科技方面可能會出現工作重叠,但可透過部門協調解決。
坊間早已流傳多位創新及科技局局長的人選,當中大熱門是理大副校長楊偉雄,其他傳聞中的人選包括城大副校長李惠光、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及港大前校長徐立之。
政府消息指出,局長將由梁振英委任,業界曾提出應由科技業人士擔任,政府會考慮。但開設新局的建議須先獲立法會財委會撥款,並在大會上通過。梁振英2012年政府改組方案因立法會拉布而擱置,政府今次會盡力游說議員支持。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出,Google近日宣佈擱置在香港設立數據中心,就是好例子證明政府對科技發展不夠重視,不夠專注,對業界支援不足,「業界希望創新及科技局唔好只係繼續做以往做開嘅嘢,必須有新思維、新政策」。
方保僑又認為,通訊與科技根本不可分割,現時政府明顯是因為通訊及廣播政策爭議大,怕開新局又再觸礁,所以做政治決定,成立沒有通訊的創新及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