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門大開:溫故知新僭建門 - 添馬男

中門大開:溫故知新僭建門 - 添馬男

唐宮僭建案終於告一段落,三位專業人士無罪兼得堂費,相信香港人已唔多理呢單官司,但兩年以來,政府選擇性去針對唐英年僭建,運用大量公帑、人力物力去釘死佢,到頭來公眾見到所為何事,但係香港專業及法律界集體沉默,先至得人驚。
三年前由林鄭一手刮起之「打擊僭建運動」,應該壽終正寢了,正因為政治目的已達到,一個官員之操守,由此可見,香港人盲目支持佢,應該係時候清醒清醒。呢個打擊僭建運動,最終不了了之。當日林鄭以為唐英年篤定當選,而唐首選政務司長拍檔乃林瑞麟,當時佢接受《蘋果》訪問表示退休。正如老左一貫分析,臨行前埋個大炸彈,將申訴專員關於政府對付僭建物雙重標準一事發大嚟搞,要雷厲風行對付鄉紳。當時政府內部已覺奇怪,因為林鄭任發展局長時,劉皇發係佢最大政治盟友,點解佢要咁做呢。
當時政府的內部評估根本難以執法,若雷厲風行,只會產生尖銳政治衝突,但林鄭一意孤行,不理其他人意見,包括時任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林鄭成功將僭建設定為政客道德審查標準,上至曾蔭權、孫明揚、林瑞麟、周一嶽,下至名人有錢佬,全部變成道德有問題之人,而更大鑊係訂下咗選擇性運用公權力惡例,屋宇署以傳媒報道作為採取行動標準,將啟動執法權力交予傳媒。

林鄭成最大得益者

而《明報》早已準備好唐宮僭建大炸彈,收晒料去郁唐英年,佢拆彈不當,受僭建醜聞沉重打擊,而更令人疑惑係,同期《明報》也收到梁宅僭建消息,但就因未有充份資料而在選舉時冇公開,在梁登基後先至揭露出來。究竟掌握政府各人及名人僭建資料之「新東廠」,在此過程中有否選擇性tip off傳媒追查,外間不得而知。
大家從結果可以睇到,最大得益者有兩人,梁振英與林鄭,而最後真正得益只有林鄭一人,因梁當選後即被《明報》揭露,誠信大受打擊,民望一路尋底,從冇起色。
僭建門已告一段落,早前羅范為中央擔憂,擔心中央意屬候選人,在2017年選舉中大熱倒灶,出現爆冷結果。其實2012年已爆過一次,假如仍然用小圈子高門檻提名方式,肯定呢三年所有中央意屬者均有可能出現醜聞,惡質政治鬥爭提早上演,半桶水民主化,集獨裁同民主體制弊病於一身,而又冇兩者之好處,結果只有權術家先玩得掂。
由此觀之,下一任人選,非林鄭月娥莫屬!

添馬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