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陳世祈教授團隊用兩年時間,研發出「微接觸卷對卷印刷」技術,可以用低成本、印刷出「亞微米級」光柵或透明金屬網格電極等零件,技術應用於大部份光學電子器件,如LCD顯示器、觸碰式屏幕和實驗室用光譜儀等。
過去要製造「亞微米級」的超精密電子零件,需要造價逾百億元計的無塵室,再透過光刻或電子束刻製造,每平方微米的價格高達兩萬元,工序亦需時至少半日。惟陳世祈改良微接觸印刷技術,整套設備僅需約100萬元,不需無塵環境,將每平方微米成本減至數十元,工序時間更縮短至幾分鐘。
新設備造型猶如印刷紙品的滾筒,惟印製精度約100納米、即一條頭髮直徑千分之一精度的零件。新技術應用廣泛,未來可製成低成本防反光薄膜,太陽能板吸光效率由九成提升至九成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