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呎價6,000 利潤逾六成

成本呎價6,000 利潤逾六成

【入貨價平】
新地(016)開價越賣越縮,完全跟個市走,經過去年9月開始先後推出五個住宅項目,除與信德集團合作的紅磡昇御門未能一Q清袋外,餘下四個賣到滿堂紅,主因入貨平出貨價低,令對手無力招架。
自尖沙嘴天璽貨尾、西環Imperial Kennedy、屯門瓏門II期及元朗爾巒後,新地今年上半年已合共套現逾200億元,上半年賣住宅樓基本上已達標,當本月賣完瓏山1號後,暫可鳴金收兵。
據地政總署資料顯示,新地2010年9月在公開拍賣場合,以4.59億元奪得瓏山1號地皮,每呎地價3,029元,即使連建築費3,000元,總成本價只不過6,000元,定價逾萬元,利潤起碼六成以上,以總樓面15.1萬方呎計,保守估計可賺六億元。同年5月香港小輪以每呎2,400元投得逸峯地皮,賣價同樣逾萬元,「昨日低價、今日高價」,發展商大賺之餘,亦揭示看淡後市原委。
天璽單位分批賣樓邊賣邊加價,部份首批單位最後倒加三成多,反而瓏門II及爾巒後推的單位,加價只維持1%至5%之間,反映樓盤位置冇得升,接了貨的買家他日入伙後或要承受跌價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