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世界如果巨變,曱甴比人類生命力強之外還有蚊子;我們消滅了,它們大概仍會逍遙度外,生存下去。
童年風景:秋高夜色涼如水,祖母坐門前巷口麻石板並老鄉幾人聊天,孫子枕大腿讓葵扇閒閒一下來一下往,納風乘涼之外還可驅蚊。
那時蚊子怎有今天兇狼?
老日子一餅蚊香燒到天明,趕蚊驅蟲。
然後,你發覺同時燒上三餅蚊香都不管用,小若小如蚊子適應環境力強,蚊香不再放在眼內,想它們只當作一陣異香。
然後,流行電子蚊香,管用了三、兩年;又被蚊子戰勝,燒來浪費。
至今為止,將空調校至22甚至21 ℃以下,總算可以驅蚊;其實不是驅,緣因蚊子認路全靠人類或動物體溫,由溫度指引。人造空調形成一道保護網,蓋過本身溫度,產生誤航。
嶺南近期不單冷冬,連帶春天都被拉長,四月快中旬木棉花不止盛開仍有不少含苞未放。鄉下仔見識:一天木棉未落盡,仍具機會讓涼冷空氣回流。
不少人弄錯夏天暑熱蚊子多;錯!春溫秋涼蚊子至活躍,當下氣溫比人體涼,至吸引蚊子,不可能開動冷氣吧?難得自然風!
回到原始傳統至管用:蚊帳。
看來老套,十多年前發現「宜家」有老式圓頂散花蚊帳,純因懷舊購下。一夜蚊多施百法不得解,不過一抹蚊螆微弱聲響,足夠叫你失眠、瘋掉,張開蚊帳蓋起整張床,即時安寧不單止,童年歲月冬盡後掛起蚊帳的情景油然重返附加溫馨。
到古意殖民風情檳城、馬六甲、金馬倫高原茶園、 Zanzibar,肯雅山山腰等殖民 Fusion風味酒店享受悠閒舊時光,如那床上不掛一傘寬敞蚊帳,氣質似少了幾根肋骨不成事,蚊帳猶如一份古老時光守護者,度我們安睡不單止,還引路回去老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