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轟港食安標準大陸化

議員轟港食安標準大陸化

【本報訊】《食物內除害劑殘餘規例》將於8月生效,但當局早前突提出修訂,指收到國家質檢總局建議後,把三種分別在水果、黃瓜和薯仔等常見的除害劑剔出規管。食物及衞生局副秘書長陳鈞儀昨否認有關修訂是遷就內地。議員質疑當局罔顧市民健康,斥食安中心聽命於國家質檢總局,無按慣例做諮詢。
剔出規管的三種除害劑包括三乙膦酸鋁、噻苯隆和三苯基氫氧化錫。噻苯隆是落葉劑;另外兩項為殺真菌劑,其中三苯基氫氧化錫可令動物致癌。陳鈞儀昨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會議上表示,國際並無就相關除害劑提出定義及使用上限,難以比較哪個國家的規定較嚴格。
食安中心顧問醫生何玉賢則稱,剔除的三種除害劑毒性不算強,不會影響市民健康,又強調日後仍會評估就相關除害劑風險,並非全無規管。

質疑剔走除害劑理據

多名議員炮轟食衞局為遷就內地食物進口而大開方便之門,公民黨毛孟靜質疑當局做法有違一國兩制,批評今次猶如把香港食安標準與大陸標準一統化,「唔只係配合,而係遷就,難道要有人受傷害先改(修訂)?」工黨何秀蘭多番追問國家質檢總局何時提出建議,惟官員無正面回應。
新民主同盟范國威指,政府過往就規例提出修訂,若持份者於諮詢期間意見不一而未有共識,多會擱置修訂,今次局方卻順從國家質檢總局修改本港標準,質疑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失職。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資深項目主任王婧指,內地為避免出口農作物退貨而提出建議,港府應以更嚴格標準保障市民健康,而非剔除標準,容忍嚴重依賴化學農藥的農業生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