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pender:姿整男的Bespoke 執迷經典手做

Big Spender:姿整男的Bespoke 執迷經典手做

一對過萬元的皮鞋到底值與不值,見仁見智;但如果是Bespoke(個人化訂做高級品)的皮鞋,總有人甘心奉上銀両。余朝錦(Alan)少時已沉迷高級男士服飾,不喜追逐潮流,只愛歷久常新的經典高雅款式,其後姿整程度更伸延至了解品牌用料、周圍搜括優質手做產品。數年前他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中環開店,把外國經典男士服飾引入香港,由西裝、恤衫到皮鞋等均以手做為本,更重要的是任何人都可按個人口味在此訂做獨有款式。Alan不時遠道請來品牌老闆、裁縫、工匠,與一眾Bespoke迷齊齊感受當中的細緻貼身感,這一天,奧地利手做皮鞋品牌Saint Crispin's的老闆就坐在店內與我們打開話匣子。
記者:雷福財
攝影:伍慶泉

馬來西亞籍的Alan、石賢正(Mark)及澳洲籍的Ethan Amos Newton,既是合夥人也是「習相近」的朋友,Alan笑說:「我同Mark 18 歲時在同一家裁縫店中相識,大家都很鍾情這類路線,他就較受英國教育影響,穿西裝總愛earth tone或鮮色為主,現在因要打理紐約店,暫不在港。我就大路一點,無藍不歡。Ethan則是我們共同朋友,開幕當日來到及後愛上,最終也加入其中。」訪問當日,走入店內的客人都以外籍人士、ABC為主,其實在2010年開店的The Armoury,可說是近年中環區極為矚目的高級男士服裝精品店,大部份品牌只在其店有售,包括日本的Ring Jacket、意大利的Liverano & Liverano、Ambrosi、英國的Fox Umbrellas等十多個品牌。Alan說:「有品味的男士,通常都愛追求這份Bespoke的細膩感。」

Phillip(右)說為求讓客人感受皮鞋的真實感、顏色,其產品不會放於網上售賣。

腳弓設厚皮支撐

放下服飾不說,只談他們搜羅回來的皮鞋品牌也各有千秋,例如西班牙Carmina、英國Bowhill & Elliot、日本Koji Suzuki,以及奧地利Saint Crispin's手做皮鞋品牌。這天到訪的Saint Crispin's的老闆Phillip Car,只在4月1及2日來港為客人度身訂製皮鞋。說起Saint Crispin's,雖算不上甚麼百年品牌,全球現只有18個銷售點,但短短日子卻受到一眾紳士喜愛。1985年由其表弟Michael Rollig(鞋履設計師)創立,1992年開始做訂製皮鞋,直到2008年Michael淡出品牌便由Phillip接手。廠房設於羅馬尼亞的阿爾卑斯山脈處,單靠20位工匠一手一腳地人手做,完成一對皮鞋平均需要45小時,一年只能約做1,200對,小量製、慢工出細貨便成了其特色。皮革選材也甚有來歷,其鞋楦至鞋底的皮革是來自有143年歷史德國的Rendenbach Tannery工場,位置座落最古老城市Trier裏,連大型知名皮鞋品牌如John Lobb、Edward Green也是其中的入貨「客人」,其頂級製革經驗可說是不言而喻。
Alan當年就是相中此品牌的優勢,便着Ethan引入,穿過更發現當中不少優點。Alan:「我有扁平足,所以穿訂製皮鞋會較好。Saint Crispin's其中一個特色就是在皮鞋的腳弓位特別加厚,有助站立時有更好承托,鞋底會較厚一點,望落較沉厚,這種設計在英式皮鞋中不會找到,細節位很足。」另一鍾情處還有鞋的腰身是富弧度及兩邊略略收窄,穿時便有種紳士感。結合以上種種工藝、質料、時間,計落能穿上十至數十年的皮鞋,其實一點也不貴,頭痛的反而是如何揀款。每名客人除可在店內選製成品外,亦可在訂製時選擇品牌各款皮革,如小牛皮、鱷魚皮、蛇皮等之外,當中知名的還有他們的坯革(Crust Leather),據Ethan透露這是一種硬身的牛皮,所需要的後期工序及時間較多,故價格較高,市場不是太多品牌會使用,但基於其耐用性、伸縮性、可穿性也會較高,故Saint Crispin's認為是物有所值便堅持使用。一雙皮鞋可以看似差之毫釐,但實際是謬之千里。

Saint Crispin's現成皮鞋由$13,500起,改鞋楦每次需另加$2,000。

皮鞋的腳弓位(腳內側)特意加厚,令用家長時間站立或行走也不易覺疲累。

鞋匠特別在鞋底頭尾位置鑲進了鐵片、小釘,令鞋頭貼服,更可刻上個人名字。

Saint Crispin's訂製皮鞋由$20,000起。

店內另一手做皮鞋Spigola by Koji Suzuki $18,000

Bespoke手做工序

1.
Phillip說度腳有四個部份,包括前掌、腳背、鞋踭等位置,以便工匠做出最貼腳的鞋楦。

2.
工匠做好初版後會讓客人再試一次,遇闊窄問題會再略修改,圖中便是於外邊加闊2mm。

3.
Saint Crispin's藝匠先用上原塊的皮革,以剪裁出客人尺度的鞋面。

4.
將鞋面鞋底以鐵釘固定,步驟複雜,工匠需技術純熟才不會令皮鞋變形,及後縫上皮革。

5.
按送來的資料將實木以人手打磨出鞋楦,即皮鞋及客人真實腳形,前者需能緊貼後者。

5.
花約兩星期落鞋油拋光,鞋頭比鞋身、鞋底更講究「令立立」。

精挑各國手作品牌

西班牙Carmina 20日做一對

1866年成立,以傳統手做聞名的皮鞋生產商。1997年時第四代品牌傳人José Albaladejo開設了Carmina Shoemaker ,沿用最高水準的Goodyear Welt專門縫製技術,涉及百多個工序、需時15至20日才能做成,因其繁複性,只有少數皮鞋品牌會沿用。

英國Bowhill & Elliott 鞋面做刺繡

在英國Norwich已成立140年,由Obadiah Bowhill創辦,也是英國知名的Slippers及家品拖鞋品牌,最大特色是鞋面的人手刺繡圖案,客人可自行選擇圖顏色及圖案。

日本Koji Suzuki 跟名師做鞋

Koji Suzuki 22歲時於意大利拿玻里Sarteco fashion school修讀皮鞋圖案設計,機緣下成為佛羅倫斯做鞋大師Roberto Ugolini的學徒。2011開創自家品牌,並以佛羅倫斯做鞋術將英式皮鞋味道展現,所有皮鞋均是經他一人設計及製作。

日本Ring Jacket 融入意國風

大阪經典西裝品牌在1954年創立,以南意大利風格呈現各款英美西裝服飾,雖屬Ready-to-wear,但其剪裁就非常適合亞洲人身形。全人手日本縫製更是特色之一,每半年專程來港為客人Made to Measure。

奧地利手作對談

蘋:《蘋果日報》
P:Saint Crispin's CEO Phillip Car

蘋:你是第幾次來香港?
P:第6次了,我會輪住不定期到各國為客人試鞋,跟他們溝通一下。像早前與Alan他們去台灣開設新店,希望推廣這門手做皮鞋給他們。
蘋:現在的主要工作包括甚麼?
P:了解各地不同國家客人口味、與設計師研究新款式、皮革物料,當然還有為客人度身做鞋,這都是我表弟及工匠們教的。同樣我設計物流運作,確保能為客人在八個星期內可收到鞋。
蘋:你自己會做鞋嗎?
P:不會。嘗試過但做得不好,哈哈,放棄了。
蘋:一對皮鞋最複雜的工序是甚麼?
P:連接部份。要將上部份的鞋面與鞋底連縫起來最容易出錯、不平衡、不耐用,這個情況需要有特別技術去完成。另外,鞋踭的厚度、形狀也要複雜一點的技術。

The Armoury

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30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