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學運決定周四晚退出立法院,華梵大學校長朱建民認為是一個「好的ending!(結局)」。他指出,透過這次學運,證明台灣的民主成熟,任何政策不是單方面就能決定,必須匯整多方意見。
與中國掛鈎經濟政策受挫
中山大學校長楊弘敦表示,待學生退場後,校內將舉辦座談會,討論學生參與行動的優劣,也希望檢調單位用寬容態度對待學生,不要有太大批評或嚴厲懲罰,否則會對學生造成嚴重打擊,若學生被約談,校方將提供法律、心理等諮詢協助。
有傳商界不會聘用參加太陽花學運的學生,但台北市商業會理事長王應傑昨反駁,說若林飛帆、陳為廷來求職會優先錄用。路透社昨稱,學運暴露了與不民主的對岸分割近70年後,台灣身份認同的的深層分化:以代表希望的太陽花為標誌學生抗議者們認為,協議會令中國大舉入侵,包括一黨專政的思維入侵他們的民主價值和制度。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教授黎安友昨說,為追求兩岸統一,中國一直將台灣經濟與中國掛鈎,現嚴重受挫。
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