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運動昨晚宣佈將於周四下午六時退場。此重大轉折,源於前日立法院長王金平赴議場與學生談話,讓苦守二十天的學生們看到退場下台階。
王金平呼籲學生回到校園,並承諾在《兩岸監督條例》未完成立法前,將不召開《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相關黨團協商會議,這代表學生的四大訴求當中「先立法再審服貿」的訴求獲得回應,但這個舉動無疑狠狠地甩了馬英九一個耳光。
王金平在台灣夙來以陰柔與面面俱到見稱,在台灣政壇大家老愛說,「馬英九沒有朋友,王金平沒有敵人」。
去年九月爆發的馬王政爭,馬英九祭出黨紀開除王金平黨籍,險拔掉他國會議長大位,但王金平巧妙政治運作與綿密的司法應訟,在輿論與司法均獲得大勝,馬英九敗得灰頭土臉,外界咸認為馬英九會下此重手,便是想搬開推動服貿的大石頭。這一次學生進佔議場,馬英九也借力使力把恢復議場秩序責任推給王金平,王高舉「國會自主」大旗,依舊柔性應對學生,學運才沒被扼殺在襁褓之中。
王金平出手一向不剛猛但神準無比如同綿裏針。二十天來,王一貫低調打太極拳,僅主持數度破裂朝野協會議,他這一次主動出擊,時間點挑大遊行之後,學潮已經漸顯頹靡之勢,而馬政府卻無能化解僵局之際,此次介入學運如果可以因之和平收場,他的社會聲望無疑會更上一層樓,更襯托出馬英九的無能。入議場探視學生,低調而獲得學生們的接納,學運領袖林飛帆馬上肯定王金平的作為,這在學生普遍對政治人物完全不具信任感的此時,是何其難得與成功。此時,王金平丟出這橄欖枝,無疑為想回學校考期中考的學生鋪好了下台階,同時為社會各方廣為接受。
王金平一向如同孟嘗君一般善養士,長期以來與媒體關係良好,不同於馬政府愛用年輕貌美卻不經世事的男女公關,王的幕僚群含括國會資深記者菁英群,其中大文膽李信宏低調而出色。
去年當馬英九趁王金平出國冷不防發動攻擊,王金平下飛機在機場的落地記者會發言拿揑得宜而面面俱到,連講台都是從立法院搬來帶着立院標誌,呈現凸顯他代表國會自主被傷害的象徵。
相較於馬總統在總統府記者會以國民黨主席角色身份錯亂地猛轟王金平,高下立判。這一次王的出招一樣細膩精準,李信宏為之安排的立院前發言稿勉勵學生「帶着理想向前行」,學生聽了貼心,背後協同出席者涵蓋藍綠黨團黨鞭林鴻池與柯建銘,當他們不由自主地高呼「台灣加油」時,為王背書的印象強烈,也完全凸顯出立法院長調和鼎鼐的超然形象與高度。
之前馬英九雖部份讓步,但堅決不願意延後審服貿的底線被王院長破功,記者會後三個小時,原先陪同出席的林鴻池銜命不願為王背書(雖然隨後即召開記者會說國民黨對王的聲明感到錯愕),此下無疑是馬王政爭part2開演,但輿論是站在王金平這一邊,馬英九現在陷入「濕手抓麵粉」的困境,甩也不是,不甩也不是,而學生們獲得喘息與順勢光榮退場的機會。
而台灣這兩次學運的經驗也告訴我們:學生運動雖因其純潔性與理想性閃閃發光,動人心弦,但也有其局限性。高舉理性和平非暴力,固然打動人心,但如果大環境沒有政治矛盾存在,期待冷酷執政者的善意,無疑緣木求魚。畢竟政治人物不是吃素的,香港人民可以引以為鑑。
楊泰興
台灣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