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偉大節日,背後總有一個恐怖傳說。譬如剛過去的清明節和寒食節。
清明節祭拜先人,慎終追遠。有一個傳說,和漢高祖劉邦有關。
話說劉邦大風起兮雲飛揚,把項羽打得自刎烏江,平天下後便要齊齊家。他要祭拜父親劉太公,卻因遍尋墓碑不果,心急如焚。結果想出方法,撕碎一張紙,任風吹散紙片,其中一片紙碎貼在某一個墓碑上面,上天指路,終於找到爸爸墓碑。此乃漢高祖孝感動天的傳說。
現實如何?劉邦出名無賴六親不認,項羽曾俘其父親,要脅如不投降便要煮食劉太公。劉邦反應居然是「請便,記住分啖湯我吔。」後全靠項羽婦人之仁,先放番劉太公。
平天下後,劉邦在大庭廣眾,羞辱其父:「你唔係覺得我唔夠細佬叻,𠵱家點睇啊?」頂心杉,劉太公其後屈死。
這個樣的一個劉邦,很難相信,會如此神心祭拜劉太公。他可能不想掃墓,卻又要樹典範,焗去,日久失修,墓地破爛,根本搵唔到。
史家可能為了美化高祖的有情有義,虛構了這個紙碎尋親的故事,實際只是一個不肖子矣。
寒食節簡直是鬼古。晉文公希望大臣介子推輔助朝政,但介子推人如其名,係咁推卻不做,甚至逃到一座山上避席。晉文公求才心切,竟然放火燒山,三面環火,但網開一面,希望逼介子推由生路出山。
結果,竟燒死了介子推,晉文公為紀念此事,全國實施不燒明火煮食的「寒食節」。
這是甚麼故事,這是恐怖鬼古!大佬,唔做你條𡃁,你就放火燒我全家,黑社會都無咁惡!這算甚麼明君了,權力大晒,還有,主君放火,何解要全國百姓陪你一齊「寒食」呢?黑狗偷食,所有動物當災。